高峰峡谷之外几无平地
站在高197米的黄柏岭山顶,望着建设中总长313.74米的洛河大桥,桥的一端是长7.44公里的黄柏岭隧道出口,另一端,是180米河宽对岸的庙坪隧道进口。
河中有渡船在两岸穿梭,那是往来施工运输船。从高处往下看,似绿波中一叶扁舟。
这边山高197米,53度坡。下山乘渡船过180米宽的河上对岸,再攀爬几乎同样高度和坡度的山,约需两个多小时。
两岸皆为高峡,可以说,除了陡峭的高峰峡谷几无平地。在这样的地理环境下,要建设史上荷载最重的单跨钢拱桥,在桥梁建设史上无疑是一个严峻的挑战。
一位桥梁界老专家感慨地说,这是他见过难度最大的施工环境。
让我们看看洛河单拱钢桥施工到底难在哪儿?
段君良掰着手指历数出以下几大难点。
首先,因为没有平地,所以没有任何运输通道,而在这样的风景区又不能通航。
第二,钢管拱安装吨位超大,一次吊装重太空220吨,而以往施工吊装重量最大纪录为140至150吨。
最后,洛河大桥设计为提篮拱,线型很复杂。要把每根有弧度的钢梁一一精准对接,不能有丝毫差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