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能网 >科技>科技新闻>

国内首座重载单钢拱桥炼成计

2016-10-31 09:48:33 来源:科技日报

土洋结合反向运送混凝土

面对这些难点如何攻克?

蒙华铁路卢氏县境内这样的地貌,使建设这样一个单钢拱桥非常艰难。

蒙华铁路卢氏县

“仅建一个十三亩大的拼钢拱梁场地,50多人用15台各类机械干了半年,愣是在峰顶削出一块平地。”段君良说。

洛河大桥建设引以为豪地技术创新,当属反向运送混凝土。

原来,因为混凝土是渗水拌合物运送,按原理必须从下往上泵送。如果从上往下运送,会产生离析,造成水往下跑以及各种材料分离的状况。

“在这个地方,只有一条往下的道。”指着下山的台阶,雷建华说。

一开始,曾考虑用吊锁送,经测试,这种方法运输时间太长,运输一次40方的混凝土需4小时,这么长的时间,还没等浇铸,混凝土早已变成一堆废料。

怎么办?大家群策群力,反复试验,终发明出一种土洋结合的办法。

先是优化混凝土配合比,尽量减少离析,用铁串桶进行上下运输,然后做个搅拌罐体吊放在下面桥基上方,进行二次搅拌。

从上往下运输,一次仅需2分钟,连续不间断浇铸,一天可以达1000方。而做串桶成本不到30万,一个搅拌罐25万左右,还可以改装成罐车继续使用。

发明反向运送混凝土,成为建设领域大的看点。

而由于荷重大,设计钢拱的吨位也是超大。

在黄柏岭这块用半年削出的施工场地,数根拱桥钢肋已经做好,钢壁厚3公分(常规壁厚为2公分), 管径1.2米,长2米。

为严格控制对位精度,只能在地面先拼接好整节钢肋,然后进行空中吊装。

“一次吊装重220吨,因此对缆锁功能也重新进行了设计,减算和调试。将8根这样尺寸的线型管拼成一节钢肋, 再把14节钢肋接成一根圆拱。整座桥需并排八列这样的圆拱。”段君良解释说。

在野外进行如些巨大的钢管拼接,不是工厂标准化生产,基本是手工作坊式,给现场组装带来的困难也不小。

目前,洛河大桥建设正有序推进。“11月10日前,第一节钢拱肋将开始吊装,12月31日,整个钢拱合龙。”雷建华表示,洛河大桥建成后,将打通蒙华铁路全线一个重要控制点。同时,作为国内首创的重载铁路大跨钢管拱桥,设计施工技术大部分属于首创,为桥梁设计施工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责任编辑:林子
回到首页 回到顶部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征稿启事 | 广告服务 | 百度地图 |

本网站由汇能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粤ICP备2022077823号-2

信箱:317493128@qq.co m 媒体合作QQ:317493128

电子商务协会 360安全认证 网络报警平台 不良举报中心 中国文明网 无线互联网
1999-2020 www.huineng.042.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