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烟台市质监局将社会上市民手中的液化石油气气瓶产权转移到充装单位手中,同时采用智能瓶阀和配套充装系统,建立充装记录信息平台,从技术上防范充装非自有气瓶的现象,从而消除了巨大的安全隐患。
为此,烟台市质监局建议市政府出台对废旧液化石油气钢瓶置换给予适当财政补贴的政策,通过经济而非行政强制的手段引导广大居民主动将家里的废旧钢瓶置换出来,彻底消除事故隐患。该市明确了由市财政和区县级财政拿出安全专项资金实行补贴的政策,由质监局牵头,城管、安监等部门密切配合,确认具体承办的液化石油气钢瓶充装单位,在全市全面开展废旧液化石油气钢瓶置换报废工作,通过置换将液化石油气钢瓶产权转移到充装单位,每只钢瓶政府补贴40元。液化石油气钢瓶的整治由单一部门行为转变成政府行为,为液化石油气钢瓶的整治提供了有利的政策环境。
有了政策保障,烟台市质监局积极采取措施,确保政策落实到位。该局会同城管局、安监局确定废旧钢瓶置换承办单位,指导县市局结合地方实际确定承办单位,同时把好财政资金使用关。通过媒体广泛宣传,大力开展宣讲培训,并联合各有关部门对非法经营点进行联合查处,逐步形成整治合力。他们指导县市区局将安全监管触角延伸到乡镇街道,建立网格化实名制监管,对县市区无证充装站的取缔、气瓶检验站建设、财政补贴落实等进展情况进行督导,确保整治工作全面展开。
据统计,一年多来,该市共报废置换废旧液化石油气钢瓶63万多只,充装非自有气瓶、报废气瓶、超期未检气瓶的现象有了极大改观,液化石油气钢瓶的安全管理呈现可喜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