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时报综合报道】“长达8天的访问具有强烈象征意义,显示了中国影响力的日益延伸。”对于中国总理李克强的欧亚之行,《日经亚洲评论》这样说道。
出席第五次中国—中东欧国家领导人会晤并正式访问拉脱维亚后,李克强6日抵达圣彼得堡,对俄罗斯进行正式访问并将出席中俄总理第21次定期会晤。圣彼得堡是俄总理梅德韦杰夫的家乡,2013年梅德韦杰夫访华时,曾到访李克强的家乡安徽。这次中俄继续“家乡外交”,为两国关系“处于历史最好水平”和外媒眼中的中俄“恋爱故事”做了又一次诠释。
中俄合作“在快车道上奔驰”的同时,中国对中东欧的“拥抱”同样引发关注。在英国脱欧、美欧保守主义盛行、西方唱起“全球化危机”的大背景下,中国按照自己的节奏继续扩大对外合作,步伐坚定而务实。塞尔维亚的新铁路、波兰的工业园、保加利亚的物流枢纽……它们代表的不仅是中国投资,也是互惠共赢。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金灿荣对《环球时报》记者说:“中国的做法对世界有着积极意义,在大家都很沮丧的情况下,中国的努力至少让全球化不退潮。”
【环球时报赴俄罗斯、拉脱维亚特派记者 吴乐珺 管克江 环球时报驻外记者 曲颂 青木 环球时报记者 张倍鑫】
阅读更多内容请参见今日出版的《环球时报》或下载登录新版“环球TIME”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