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网友爆料,湖南桃源县牯牛山金矿排放剧毒氰化物或替代物,通过沅江二级支流澄溪直排沅江原本清澈见底的河流变得异常浑浊,呈白色泥浆状。“经调查,确定不含氰化物,没有剧毒,水里的鱼虾都是存活的,但具体情况要等到环境监测报告结果”湖南桃源县县委一位干部说。
张先生称,在现场能闻到浓浓的硫磺味、令人作呕。今日下午,桃源县环保局回应,杨溪桥乡(原牯牛山乡境内)辖区内的矿山企业从2007年开始进行集中整治,现已整合成3家公司,并且已全部取缔了氰化选金工艺,采用了新的选金工艺(重选加工、浮选工艺),并且3家企业都修建了尾沙坝,对选矿废水进行了处理,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
事发后,桃源县环保局按程序立案,经调查此次污染是因为桃源县鼎盛矿业有限公司尾矿库连接井突然出现故障,连接井链条断裂,盖板松动,部分尾矿库废水外溢,导致部分尾沙排入河中,使下游河段河水变成乳白色。现故障已修复,尾矿库也恢复正常。
纵横点评:也许鱼虾真的还活着,但是,与河流异常浑浊、令人十分担忧的画面相比,这样的回应实在过于简单,不足以消除群众的担心。纵观近年来我国发生的水污染事件,几乎每一次相关部门都急于发声,力证水“合格”或“达标”,可要打消群众疑虑,绝非领导干部一句话就万事大吉,科学的检测辅以专业的解读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