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在国家去产能政策的指引下,作为产能大户的钢铁、煤炭行业去产能效果显著,但却引发了新的问题。
煤炭价格上涨原本是去产能最明显的表现,但煤价的持续上涨却引发部分企业的复产浪潮,这也给煤炭去产能增添了一些变数。
数据显示,截至8月份全国原煤产量27809万吨,同比降低9.9%,1月份至8月份累计产量216564.78万吨,累计同比降低9.18%;7月份炼焦煤(炼焦精煤)产量3516万吨,同比降低12.73%,1月份至7月份累计产量24738万吨,累计同比降低11.10%。
产量降低导致煤炭供应偏紧,今年1月份至7月份国内焦煤累计供应缺口在2549万吨左右,同比去年388.16万吨的数字,升高了6.6倍,需要加大进口来弥补缺口,今年1月份至7月份累计进口焦煤3149万吨,同比升高11.39%。焦煤市场的紧缺也自然引发了焦煤行情的上涨。
“近期焦煤市场涨价预期比较强烈,应该是暴风雨前的寂静。此前河北、山东等地焦炭价格再次上行,对炼焦煤市场刺激作用非常明显,加上运费成本增加问题也陆续解决,基本都已经转移到了下游用户身上,所以下月初涨价预期应该比较明显,涨幅也应该在50元/吨。”中宇资讯煤炭行业分析师关大利告诉《中国产经新闻》记者。
正是由于焦煤的紧缺,引发了一个看似合情合理却又显“荒诞”的请求。
中钢协要求增加煤炭产量
近日,业内一直盛传,中国钢铁工业协会(以下简称中钢协)向国家发改委递交了一份文件,请求煤矿增加供应数量,兑现原本合同上协定的供应,保障钢铁企业的正常生产。为此,有媒体向中钢协相关负责人求证,对方也没有否认此事。
据中钢协递交的文件显示,近两个月来,我国煤炭供应紧张,大量钢铁企业煤炭库存偏低,部分钢铁企业的煤炭库存几乎已经没有了供应源,冬储将至,钢铁企业请求煤矿增加供应量,以保障钢铁产量。
“现在下游钢铁企业日子都比较难熬,焦煤焦炭价格已经涨得非常高,而且供应还很紧张,就目前煤矿的生产能力已经很难保证对钢企的焦煤供应。因而也就有了希望煤矿增加产量的请求。”一位不愿具名的钢企负责人告诉《中国产经新闻》记者。
据了解,就在最近几个月,国内炼焦煤主要煤种上涨100至150元/吨,涨幅超过20%。期货市场上,焦煤焦炭价格不改涨势,截至22日收盘,焦煤主力合约收至921.5元/吨,自7月以来累计上涨28.16%;焦炭主力合约收至1217元/吨,自7月以来涨幅为27.84%。
“我的钢铁网”资讯总监徐向春表示,现在钢铁企业的焦煤供应确实非常紧张,加之最近钢铁价格下降,但焦煤等原料的价格却一路看涨,部分钢铁企业利润减少,甚至已经开始出现亏损。
由此看来,中钢协的请求确实有一定的合理性,但仍有业内人士指出,这样的做法与我国去产能的大形势相悖,国家不能为了钢厂的利益而做出让步。
目前煤炭的产量确实在不断下降,这是由于我国在推进煤炭行业去产能。如果任由煤炭企业产量上升,将会导致煤炭价格大跌,煤企生存愈发困难,而煤炭的紧缺恰恰可提升其价格,让煤企获得生存空间。
中国能源网首席信息官韩晓平认为,为了维持行业良性运转,即使钢铁企业有冬储的习惯,也不应该一味地要求增加煤炭产量,“现在我国钢铁去产能任务完成情况不是很乐观,工作的重点应该放在关闭小型钢企和去产能上,不应该也不可能给钢企增加产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