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认为在签了中长期合同并严格执行的前提下,到明年二月份煤炭价格不会受太大影响。比如说按合同中基准价535元/吨执行,就是按照市场价上下浮动,不会暴涨暴跌,大家预期比较平稳,市场供需就会相对平衡。”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的副会长姜智敏在新闻发布会上这样回答记者的问题。
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副会长姜智敏
11月23日下午一点半,煤炭工业协会在煤炭大厦召开了2017年度煤炭交易会新闻发布会。从去产能的效果,到煤价的走向,再到长协合同的细节,整个发布会被装的满满的。
长协共识
煤企和电企终于又坐到了一起,彼此寒暄之后达成共识,然后签署让人充满期待的中长期合同。主线故事是一样的,具体的情况又如何呢?中国煤炭运销协会副理事长冯羽向记者们详细介绍了合同汇总的情况。
动力煤方面,今年煤电双方签订的中长期合同普遍采用的方式是:明确签订合同总量,价格按照“基准价+浮动价”的定价模式,5500大卡动力煤按照535元/吨的基准价格执行,各企业不同点是浮动价格选择的参照物不一样。
冶炼精煤方面,大多数企业2017年度长协合同量是以2016年实际供应量为基数。价格签订分两种情况:一是将全年的价格以目前的价格锁定;另一种是确定一种基准价格,按一定比例锁定价格,其余部分按照随行就市原则执行市场价。
神华集团2016年与五大电力公司中长期合同签订量合计4870万吨,预计完成3501万吨。2017年与五大电力公司中长期合同签订量合计4165万吨,其中下水3590万吨,直达575万吨。具体为:华能集团1080万吨,下水700万吨,直达380万吨;华电集团:1030万吨,下水970万吨,直达60万吨;国电集团:930万吨,下水900万吨,直达30万吨;大唐集团:800万吨,下水730万吨,直达70万吨;国电集团:325万吨,下水290万吨,直达35万吨。
中煤集团已经完成与华电、国电投、华能、国电、大唐等电力企业的长协签约。主要内容有:
1、合同周期:煤电双方以1年为周期签订年度长协合同。
2、定价机制:2017长协价格由长协基价和价格调整两部分组成,按月对合同价格进行调整,其中:长协基价以535元/吨为基准;价格调整部分为上月最后一期环渤海指数和其他上月最后一期现货价格指数的算术平均值与基准价格的差额的50%;其他品种煤炭价格参照5500大卡煤的单卡价格折算。
3、合同兑现率:以月均长协合同数量的90-110%(即±10%)作为当月合同的考核量。
4、执行日期:从2016年12月1日开始执行,执行期为2016年12月1日至2017年11月30日。
山西方面,同煤集团与华能、华电集团签订了合同,价格同样采取基准价+浮动价的模式;阳煤集团已于华能、华电达成共识,将于近期签约;晋煤、焦煤、潞安集团正在洽谈之中,月底预计将能完成工作。
内蒙古方面,伊泰、蒙泰、汇能等企业与电力企业达成了2017年长协的共识,预计供应煤炭5700万吨,最终的量可能还会增加。
陕煤化方面,近期已经于华电、国电投、华润、大唐等企业进行了洽谈,已经明确订货方案和价格方案,接下来将会陆续签订中长期合同。
河南方面,河南能源、平煤神马和郑煤集团三大煤电集团已经与省内电企签订了3年的中长期合同,总量1.5亿吨,其中与九大发电集团签订的合同量为1.3亿吨。
山东、安徽、河北和黑龙江方面,煤炭企业也与电力、冶金、化工等重点企业进行商谈,争取尽快签订中长期合同。
“今天下午,山西焦煤集团和六大钢铁集团将签署合同。”姜智敏进一步向记者透漏。
从煤炭企业经营状况来看,九月份以来,当月经营状况比较好的企业都已经开始盈利。但是算总账,有些企业还没有打破亏损的局面,欠发职工工资和职工工资大幅下降的局面并没有得到改善,许多安全生产投入也刚刚开始偿还。
虽然煤价的问题暂时得到了解决,但是煤炭行业的脱困之路才刚刚开始,去产能依旧任重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