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省工信委就《云南省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征求意见稿,下称《规划》)公开征求意见,根据规划,到2020年,全省新能源汽车将形成年产50万辆汽车能力,并累计产销新能源汽车18万辆,实现新能源汽车、关键零部件及相关配套产业年销售收入达800亿元,增加值200亿元。
在产业布局方面, 《规划》指出,将按照全省园区空间布局规划,实现新能源汽车产业在不同园区之间的错位竞争,形成昆明新能源乘用车、客车生产及研发基地,楚雄新能源乘用车、专用车生产基地和大理低速电动车生产基地三大基地。其中,昆明将以杨林工业园区为核心,高新区、经开区、海口工业园区为辅,打造全省新能源乘用车、纯电动及混合动力客车生产基地,杨林工业园区拟建设新能源汽车关键技术的研究基地,包括新能源汽车研究院、省级新能源汽车重点实验室、新能源汽车智慧服务中心、新能源汽车电子系统工程中心等项目。
截至目前,全省共有3家企业具备新能源汽车生产资质,分别是东风云南汽车有限公司、云南五龙汽车有限公司和云南航天神州汽车有限公司,3家企业共30多种新能源汽车产品进入工信部目录。此外,原昆明客车厂改制重组,由昆明云内动力控股,引进安凯客车迁址重建,拟发展清洁能源和新能源客车。在2015年全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同比分别增长3.3倍和3.4倍的大背景下,云南新能源汽车产业可谓基础与市场兼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