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能源汽车充电业要静下心来,将产业链做扎实。不然大家都不赚钱,而且还做得很辛苦。
9月21日上午,记者第四次见到了新能电庄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电桩”)总裁兼首席执行官先越。他是来参加首届中国能源互联网领袖论坛的。在论坛上,电桩获得了“能源互联网最具影响力先锋企业”的奖项。
此时正值电桩两周年。电桩已经在贵州贵安、山东日照建成、投运了两个超级智能充电站,并设立了北京、上海、广州和成都区域平台中心,运营超过20家主流充电厂商的跨平台设备,智能充电设施落地服务超过35个城市,实现国内90%以上的主流充电设施的互通互联。
此外,它还提出了“能源互联未来”的电桩2.0新标语,向能源互联网的纵深产业发展。
Q:从车桩一体化到车桩网融一体化,这是不是体现出了电桩的变化?
A:电桩从新能源充电的入口进入后,从最早的云平台,到去年布局的充电点,到今年已经完成了从顶层的政府区域规划到区域级的车桩网一体化平台再到大型超级智能充电站的建设,正逐步向产业链的纵深发展。目前,我们建设的几个超级充电站都是国内最大的、最智能化的,标准也是最高的。
今年下半年,我们已经介入了能源管理,希望在新能源、特别是在充电模式不太清晰的情况下,真正闯出一条路子。因为对于大型充电站,包括光储充一体化充电站来说,对于能源管理调度的系统需求是非常高的。我们往深度做就是以能源管理的角度来做整个新能源产业,因为如果电动汽车抛开能源来讲充电,很难获得系统化的发展和系统化的盈利支撑。
Q:现在电桩已经走过了两个年头,目前的项目进展如何?
A:电桩不希望做粗浅的面,而是希望做深耕的点,把从示范项目到产业运行再到落地都做完整。
例如,我们的第一个项目在贵安新区,目前已经和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发布了第一个和规划院一起做的充电站体系的智能化规划。而且这个规划和数据平台是联动的。
二是我们建设了当时亚洲最大的超级智能充电站。今年,我们在全国7~8个区域大约会建到10座左右充电站,主要分布在山东、四川、河北、贵州,成为国内大型充电站智能化建设和运营的服务商。这也是国内大型充电站的最大规模。
三是我们在建的整个数据库中心,把不光是充电,连车辆运营、管理都纳入到一个数据库进行管控和运营,来配合我们的规划。
最后在落地的是我们和贵安新区政府成立的PPP公司,这是国内第一个能源互联网的PPP公司,叫贵安新能电庄科技有限公司。就是通过PPP的方式来拉动后续的投资和运行。
很快,我们将这种模式复制到了山东。现在山东日照的第一个智能充电站已经建成,我们正在海边建另外一个规模更大的智能充电站。同时,我们在全市的50多个点已经开始建设充电站,到11月份全省就会形成密集的覆盖。同时,我们和政府合作引入了通勤车,把全市做成一个电动通勤的标杆。此外,我们还把乐视生态的易到新能源车引进到这个旅游城市,和我们做协同。
在四川德阳准备同步建两个充电站,一个是智能充电站,一个是把传统的大型公交枢纽、客运枢纽和充电站融合在一起,做绿色交通换乘的综合枢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