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能网 >新能源>战略>

把充电站作为能源互联网的入口

2016-10-18 14:12:36 来源:能源圈

Q:电桩的整体战略布局是怎样的?

A:伴随着信息互联网发展的瓶颈,我们认为工业互联网和能源互联网以及物联网能源正在到来,而这个时代将是下一个伟大时代的开启。

我们走到今天正好是两周年,通过积淀和积累,未来会进一步深耕能源互联网产业和发展,现在提出了能源互联未来产业格局的命题。同时,正在推动区域性的绿色电动、能源互联的全域能源互联网示范项目建设,在德阳的罗江跟当地政府合作,准备做一个全域绿色电动交通,从电动汽车的单点延伸到区域的面来整体做绿色交通。而且是全产业融合、绿色可持续的能源互联网全区域的示范项目。这个示范项目将在明年建成投运。

电桩希望从市场端和互联网端入手,进入到能源互联网领域,而且深耕这个领域,把产业链条从智能硬件、云端管理到市场需求整体打通,和用户接触,不管是充电站还是示范项目,真正为市场创造出模型,把这个产业通过示范引领做出我们的标杆。电桩的核心是想构建一个以电动汽车、智能充电设施、数据运营的产业聚环,在这个聚环里面通过金融创新和产业聚合创新,拉动整个产业链的相互融合。

Q:电桩为什么会将业务扩展到能源互联网?

A:我们通过对过往的经历分析能源互联网产业,我们认为和信息互联网是有很多共同之处,包括多能利用问题,多种能源怎么样相互连接,是不是能源互联网未来也会出现标准交互的形式协议。第二就是现在随着储能技术的发展和大规模的应用,特别是我认为储能真正爆发就是随着电动汽车的高速发展,会让我们整个能源互联网的基础构架非常完善,而且区域的能源互联网和广域的互联网怎么通过连接,形成一个真正的大网,这个其实也是从信息互联网发展到今天,我们看到的趋势和方向。

从现在光伏、储能的生产和运营为核心,发展到未来以能源管理和能源支付等各种商业模式拓展这种发展方向,随着能源交易和创新延展,我们认为能源互联网这种方式会越来越丰富。从信息互联网的理解来看未来的发展,任何事物的发展一定是创新的过程,而且随着能源的日趋互联网应用需求这种呼声的日趋高涨,我们认为能源互联网会引导下一个产业革命巨大的风口出现。

我们认为能源互联网终会改变能源供给和运营方式,而且每个人都会成为能源的生产原点和能源中心,同时能源流动和存储都能产生巨大价值,而且未来的商业可能会在全新的能源格局中形成。

因此,电桩在新能源+互联网上,在务实落地上也做了非常多的创新和努力。

Q:作为国内早推动互联互通的公司,电桩在车桩互联互通有哪些新的想法?

\

A:电桩是国内第一批和其它运营商实现数据共享的。目前,我们的平台和很多平台和商家都实现了数据的共享。

但是,现在依然存在不同品牌的车在充电桩上充不了电的状况。所以,我们现在还在研究更底层的互联互通。桩和桩的互通只是解决了一个层面,还有更重要的是桩和车的互通,包括电池的互通。

我们在做一个示范区,要推动底层的真正互通。我们和贵安新区成立了新能源全产业链联盟,我们和国内第一个获得新能源资质牌照的长江汽车一起,把其底层数据、电池数据拿过来,专门进行适配,还做了很多用户应用,马上要发布区域化的“电动贵州”的区域应用。

“电动贵州”是专门针对区域化综合服务的应用,真正从市场角度去考虑,以用户需求出发来做一些深耕。“电动贵州”的服务应用做了很多创新,如现在的导航用的是百度导航、高德导航等,无法导航到某一大厦里的充电桩位置。我们提出了一个充电地址详细导览功能,会告诉你大厦具体哪一层有充电站,怎么走。此外,由于贵州是旅游大省,系统将旅游景区的电动车联动起来,并提供旅游电动班车的订票服务,甚至的旅游酒店和电动车租赁的服务。

Q:从新能源汽车到能源互联网,未来电桩还会拓展到别的领域吗?

A:通过今年的示范、落地模式的成熟,我们就会逐渐推向全国。其实,我们在行业里开创的一种深耕行业的模式已经形成影响力了,越来越多的地方选择和电桩合作。而且,现在国家定位也终算清晰了,一是要大力发展家用充电,二是要大力发展单位充电,因为公共充电分散,管理困难,故障率又高,用户体验又不好,安全系数也不高。

我们其实还是做这一领域。中国是发电大国,但是大量的水电等清洁电力消耗不完,而发电是产生成本的。为什么说电动汽车是能源互联网的一个重要的入口?因为除了生活用电外,真正大规模用电的也只有电动汽车了。而且随着节能的提倡,生活用电量将越来越少,未来电力需求的增量一大块是来自于电动汽车。它又能替代传统的能源,使能源清洁化,所以未来电动汽车发展一定会走向能源互联网。它们是密不可分的。

还有,抛开能源互联网而去谈电动汽车和充电,也没有一个长久的模式。后分布式能源、光储充一体化,能源交易结构、充电和电动车使用,是一条链。

电桩是坚定不移地从用户的需求出发,做市场的输入端,我们是做纵深布局,而不是做链上的布局。

Q:但是新能源汽车充电发展到至今,是不是依然存在着一些问题?

A:作为互联网企业的入口,随着市场端的应用和市场端的拓展,电动汽车是很大的入口,现在在市场端还有很多的体制、机制需要破除。

新能源汽车充电是一个特殊的产业,我们现在在推动互联互通都很困难,毕竟它是特殊商品,而且又是在特殊存在体上,要和业主、土地、特许经营权等要发生很多密切的关系。作为在全国第一个推动大型智能互联网和充电站,我们现在遇到的是电力供给的问题、电力价格的问题,还有权属运营的问题。

现在虽然出台了很多政策,一方面从企业角度要多部门联动,形成强有力的商业模式,能够真正将用户服务好、让老百姓体验好。另一方面是国家出台的政策应该更多贴近市场端的真正需求,比如市场端的痛点在哪里,用户真正的难点在哪里和运营的难点在哪里,这样才能更加有针对性。只有这样,能源互联网才有可能有一个好的未来。

全球新能源汽车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现在的中国新能源要静下心来,一定要在产业链上做,做扎实,技术做扎实,模式做扎实,服务做扎实,待市场成熟时,大家自然就起来了。不然大家都不赚钱,而且还做得很辛苦。

责任编辑:林子
回到首页 回到顶部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征稿启事 | 广告服务 | 百度地图 |

本网站由汇能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粤ICP备2022077823号-2

信箱:317493128@qq.co m 媒体合作QQ:317493128

电子商务协会 360安全认证 网络报警平台 不良举报中心 中国文明网 无线互联网
1999-2020 www.huineng.042.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