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广州,新能源车因摇号中签率高,而赢得公众的青睐。据广州市工信委的数据,截至2016年10月,广州推广新能源汽车累计达2.5万辆。但连日来,羊城晚报记者多方实地调查和采访了解到,新能源车充电难,仍是令车主头疼的大问题。当前广州充电设施建也仍存在诸如分布不均、管理不善等亟待改进的地方,对车主来说,新能源车还是处于想说爱你不容易的状况。
车主 上牌容易充电难
连续摇号两年都未中签的白领罗先生,因孩子出生而急需用车。无奈之下,罗先生决定买辆电动车解决代步问题。“为电动车办理牌照非常容易,但却会不时遇上充电难题。”罗先生告诉记者,其在滨江路一小区居住,而其上班的地方是在广州大道,由于两个区域充电桩都比较少,所以自己很少用车。
事实上,上述情况并非个案。生活在番禺的李小姐2015年购买了一辆电动车。购买时,为了安装充电桩,她就和小区物业拉锯了好几个月,最后终于在小区的路旁安装了一个固定充电桩。但不久问题又来了,充电桩旁经常停着其他车辆,或者得排队等充电。
“汽车找加油站很方便,但我们找充电桩很麻烦,尤其是在市区。”李小姐说。
现状 中心区多个写字楼没有充电桩
记者调查采访发现,目前广州现有充电桩建设存在着严重分布不均的特点。集新能源汽车销售、充电设施生产及运营为一体的万帮新能源投资集团董事长、星星充电董事长邵丹薇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也表示,截至2016年12月30日,星星在广州地区建设并运营充电桩达3242个,主要集中在白云、天河、番禺、黄埔和增城五区,建设占比达七成,其他行政区分布较少。
而一位不愿具名的充电设备有限公司的相关人士也称,该公司有超过1/3的充电桩在白云区,其次是增城,“几家设备公司情况类似,郊区基本饱和了,市区相对空白。”
广州市工信委去年8月组织实施“双百行动”,百家党政机关、公共机构及重点企业,百个公共停车场加快建设充电设施,列出到2016年底和2018年底的建设目标。羊城晚报记者随机走访百个公共停车场中的十多个,除了东方宝泰外,不少公共停车场数量都达不到建设目标,而中信、富力中心等重要的CBD写字楼及东站、中山图书馆、中华广场等公共场所均未建设充电桩。
原因 中心区停车费过高
对于目前电桩布局中心区“冷”,外围区“热”这一问题,业内认为,这与中心区停车费过高有关。目前广州中心六区第一小时停车费均价接近10元每小时,其中不少商场和写字楼停车费均达到16元每小时,如果充电一小时,再排队一小时,停车费就占了不少。“这种消费,也只有像特斯拉这样的车主才用得起。”广州一李姓新能源车商直言。
记者走访了解到,郊区停车收费相对便宜不少,甚至很多大型批发市场、社区不收停车费,在这些地方充电,车主只需要支付电费和服务费,成本很低。这也是郊区充电桩覆盖率较高的重要原因。
此外,越是大型商业区,对充电设备的准入门槛就越高,这也是导致越秀、荔湾、天河、海珠的充电桩覆盖率较低的重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