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年初,北汽新能源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2016年,北汽新能源实现销售52187辆,同比增长159%,这一销量占据了纯电动市场1/4的份额,而北汽也因此第三次登上国内纯电动车销冠军宝座。
在一片欢呼声中,北汽定下了2017年的销售目标,17万辆。粗略计算,北汽新能源平均每月需销售1.4万余辆才能达成该目标,无怪乎其总经理郑刚宣布这个数字时,都用了“宏大”二字来形容。
虽然北汽新能源兴致高昂,但市场大环境却似乎并不配合。受一系列政策和春节影响,今年1月新能源汽车销量集体“跳水”。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2月14日公布的数据显示,国内纯电动乘用车销量仅为3463辆,同比下降了55%。在为数不多的35款在售车型中,竟有15款销量为0,而其中80%都是纯电动车型。
另一方面,在补贴不断退坡之际,北汽新能源如何保住目前在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冠军地位,将是对其营销能力的再一次考验。
自掏腰包补差价
在今年补贴退坡早已成为行业共识之际,北汽新能源却毅然把今年的销售目标翻了三番有多。这一举动在外界看来,多少有点冒险和激进。
2016年最后一天,补贴退坡的具体细则终于出台。工信部、财政部、科技部、发改委四部委发布“关于调整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补贴政策的通知”。根据新政,新能源汽车补贴额度比2016年降低20%,地方财政补贴不得超过中央单车补贴额的50%。
早有预感的北汽拿出一系列急救措施,以应对补贴退坡带来的“降温”。北汽相关负责人曲咪告诉时代周报记者,北汽新能源在春节前就向车主承诺:2017年全系车型不会涨价,补贴退坡的差价由北汽自己承担;同时,推出“一年零利率免息”贷款购车方案(限北京地区)为消费者减轻购车压力;此外,还承诺对全新EX260和EU260车型提供电芯终身质保等等。
此举虽让北汽守住了月度销量冠军的位置,但仍未挽回销量下跌的事实。根据乘联会数据显示,北汽1月仅销售了1536辆,与去年同期相比下跌了10%。
一方面是政策补贴退坡不断推进,另一方面是纯电动市场尚未成熟,在这青黄不接的时段,北汽将销量目标推高。这一举措虽能加速北汽新能源发展,但似乎也为其带来了不少隐忧。
以北汽新能源2016年销量冠军EU260车型为例,2016年在北京地区的双级补贴为11万元,2017年则减为6.6万元,留下了高达4.4万元的费用缺口。如果直接将费用缺口转嫁给消费者,销量势必下跌,而自掏腰包又可能影响利润。补贴退坡,以何种形式弥补退坡留下的缺口成了问题。
对此窘境,北汽方面最终选择了自掏腰包。公布在春节前,由北汽新能源出资承担补贴政策退坡的4.4万元差价。这一举措避免了断崖式下滑,但也为北汽的经营带来了负担。粗略估计,北汽新能源在1月销量惨淡的情况下,也贴出去了几千万元。
如今补贴退坡已成定局,根据2015年财政部等四部委发布的《关于2016-2020年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支持政策的通知》。2017-2018年新能源汽车补助标准将在2016年基础上下降20%,2019-2020年补助标准在2016年基础上下降40%。另外,续驶里程在100公里以下的乘用车车型将无法再享受补贴。
而对于北汽新能源,乃至北汽自主而言,新能源补贴都是盈利的重要支撑。根据北汽股份2015年年报显示,2015年北汽新能源共获得来自政府的新能源补贴11.22亿元,占北汽股份净利润的1/3。这样看来仅仅以降低利润来弥补补贴差价仅是权宜之计,不可长久。如果不谋求别的方法降低成本,北汽即便实现了2017年销售17万辆的目标,将会是以倒贴出几十亿为代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