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租车“油换电”市场前景不明朗
此前资深汽车分析师张志勇曾告诉时代周报记者,虽然北汽喊出17万销量有营销宣传的成分,但总体而言,要实现销量并非不可能。其一,北汽新能源基础低,但市场大,发展空间广阔;其二,受到地方保护,北汽新能源在京津冀一带有着天然优势。“别的企业进入京津市场比较难,相比而言,北汽的机会要大得多。因此只要相关政策能够落实,北汽应该能够完成任务。”
他还告诉时代周报记者,其中最主要的一个机会是油换电带来的市场。随着京津冀及周边地区治霾压力加剧,新能源出租车置换的鼓励政策也在积极推进,仅依靠此政策北汽新能源就有望实现今年计划销量的一半。
2月14日,《京津冀及周边地区2017年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方案》(征求意见稿,下简称《方案》)开始向北京、天津等地相关部门征求意见,方案针对新能源汽车提到,北京市新增和淘汰更新的出租车应全部更换为电动车,同时其他城市(天津以及河北26个地级市)在2017年年底前将一半出租车更换为电动汽车。
公开数据显示,目前北京市巡游出租车总量约为7.1万辆。照此计算,如果北京市出租车全面实现“油换电”,该市场规模将超过90亿元,如果加上周边地区,市场规模将会更大。
目前北京市投入运营的新能源出租车品牌主要是北汽新能源、长安汽车、比亚迪等,而有地域优势的北汽新能源,将有望分食下大部分蛋糕。
北汽新能源方面也在加快布局。据悉,到2017年末,北汽新能源将在北京建设200座充换电站,以满足3万辆纯电动出租车的充换电需求,以带动北汽产品销量。
然而仅隔十天,该《方案》就被否决,新的方案较之前的征求意见稿作出了较大妥协。其一,“全部更换”改为“新增出租车需为电动汽车”,出租车置换部分也不再强求;其二,针对其他城市的强制更换改为“鼓励更换”。这样一来,出租车“油换电”市场瞬间缩小几个数量级。据相关报道显示,北京市区近年几乎没有新增出租车,最近一次增加是在2015年,增加数目也仅为500辆电动出租车。
这也意味着,今年北汽新能源是否能够依靠出租车油换电来带动销量增长,或成未知数。
三四线城市或成突破口
在政策退坡、各方面政策尚不明朗的背景下。曲咪告诉时代周报记者,北汽实现增长的拓展点放在了三四线城市和乡村上。
年初,北汽新能源推出了最新一代EC180。这款车型价格探到了5万元以下,还针对城镇乡村市场定制的充电、渠道、服务整体解决方案,她说:“这款车有望实现全年17万销售目标的一半左右。”
除此之外,北汽新能源还在技术和规模化生产上下了功夫,力求降低成本。据介绍,在研发投入方面,2012-2016年北汽新能源研发费用投入累计达到11亿元,其中2016年研发投入达到5.24亿,同比增长72.9%,2017年预算研发投入将再翻一倍多,达到13.1亿元。
为了规模化生产,北汽新能源还搭建了名为“1+2+I+P”(1是北京的总部,2是专注于一高一低产品的常州和青岛基地,I是多年积累的外部生态圈,P是北汽集团内部的共用的生产资源)的纯电动车制造平台,力求在“十三五”末期形成80万辆以上生产能力,年产销50万辆规模。
眼下,如何达成销量目标是北汽新能源的一个重要命题,但或许一个更重要的命题是,北汽如何早日摆脱对补贴的依赖,保证企业的健康运转,从而获得与传统车企较量的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