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能网 >能源>节能环保>

劣质煤发电跨进超低排放时代

2016-08-26 17:30:44 来源:中国能源报

工程改造减排效果优异

山西阳光电厂共4台300兆瓦亚临界“W”炉,一单元2台锅炉为东锅配备,分别于1996年12月和1997年11月投运,但在实际运行中,锅炉长期燃烧非设计煤种,运行中暴露出氮氧化物排放高、燃烧效率偏低、炉膛结焦、减温水量大、排烟温度高等问题。

“为了优化提高锅炉的经济运行,我们多次尝试各种方式的运行调整,实施了一系列优化改造措施,取得一定效果,但由于燃烧的阳泉煤特性和锅炉炉膛尺寸偏小等原因,仍存在氮氧化物排放高达1300毫克/立方米以上、飞灰含碳量较高、减温水量大等问题。”阳光电厂副总经理刘文伟坦言。

 

着国家节能减排指标持续加严,锅炉运行现状严重威胁到电厂的生产和发展,阳光电厂意识到仅仅通过某一单项的局部改造难以实现问题的综合性解决。“2012年我们决定回到源头,组织技术人员到东锅调研,深入了解东锅推出的新型燃烧器及匹配性改造方案,并终委托东锅制定锅炉整体改造方案及实施。”刘文伟说。

阳光1号炉于2013年2月底完成改造投运,炉膛出口的氮氧化物浓度降低到600-800毫克/立方米,飞灰含碳量和减温水降幅明显、锅炉稳燃能力提高;2号炉于2014年完成改造投运,氮氧化物排放控制效果更加明显、飞灰含碳量及减温水可控。

阳光电厂的成功改造充分验证了东锅技术的可行性、可靠性,同时也为持续优化提供了新的方向。徐鹏透露,“东锅全新‘W’炉环保改造方案已经在山西阳光电厂、华能上安电厂、南阳鸭河口电厂等项目中实施,都取得了较好的改造效果,切实解决了电厂运行中存在的氮氧化物排放过高的难题。”(见表2)

对于“W”炉改造后高效低氮运行控制,东锅技术中心研究所副所长陈灿则建议,“第一,做好冷态试验工作,包括空气动力场试验,为热态良好运行打下坚实基础;第二,加强燃烧系统调整工作,优化各负荷下炉膛高度方向的风量配比及各二次风、燃尽风及乏气风挡板的佳开度,确保沿炉膛宽度方向输入热量均匀;第三,优化调整制粉系统,保证磨煤机合理的钢球装载量和不同规格钢球配比,确保合理的风煤比、煤粉细度和均匀性;第四,加强配煤管理工作,保障入炉煤的稳定性。”

责任编辑:
回到首页 回到顶部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征稿启事 | 广告服务 | 百度地图 |

本网站由汇能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粤ICP备2022077823号-2

信箱:317493128@qq.co m 媒体合作QQ:317493128

电子商务协会 360安全认证 网络报警平台 不良举报中心 中国文明网 无线互联网
1999-2020 www.huineng.042.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