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能网 >能源>节能环保>

环保理想与现实的距离

2016-09-19 14:53:41 来源:互联网垃圾回收调研团队微博

为应对“垃圾围城”,北京、上海、广州等8座城市先后进行了垃圾分类试点推广,“互联网+”的垃圾分类回收模式应运而生,然而,在新兴公司美好的环保愿景与理想的利润空间背后,这一领域正面临着诸多困境。

“互联网+”垃圾回收新模式正成为垃圾回收行业新贵。在新模式的探索阶段充分了解居民的需求与态度、企业的战略与困境对于新模式更快地适应中国城市环境,成为突破“垃圾围城”的利刃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基于大量问卷分析、个人访谈、实地走访,分析了居民垃圾分类意识与垃圾分类推广难的原因,以无锡、上海为例剖析了新模式发展现状与特征、对回收行业与对居民垃圾分类及意识的影响,探讨了新模式遇到的困境并提出了可行的解决方案。

互联网+垃圾回收新模式?

自2000年以来,为应对“垃圾围城”,北京、上海、广州等8座城市先后进行了垃圾分类试点推广。然而居民参与意识薄弱、政府职能的错位与缺位使得试点计划缺乏可持续性,垃圾分类终都偃旗息鼓。

在这个背景下,“互联网+”的垃圾分类回收模式应运而生。互联网+,顾名思义就是将互联网引入垃圾分类回收领域。通过互联网线上服务平台和线下回收服务体系两线建设,形成线上投废、线下交投的模式,网络平台整合上下游资源,回收专业队伍承接回收与付费,所有废物都分类,所有废物变成钱或可兑换生活用品积分的新型O2O(Online to Offline)商业模式。

这一行业新贵受到多方热捧,北京、上海、杭州多地尝试社区智能垃圾回收系统,基于O2O平台的企业也呈云集之势,“盈创回收”、“回收哥”、“再生活”等应用都在逐渐扩张。

然而,在新兴公司美好的环保愿景与理想的利润空间背后,这一领域正面临着诸多困境。

我们团队综合使用问卷、访谈、实地考察等多种调查手段。主要走访无锡洛社张镇家园和上海睦邦环保公司陆家嘴、张江村站点,并同时在线上进行关于“互联网+”垃圾分类模式发展前景的问卷调查。总计共回收有效问卷285份。

初步分析

问卷结果显示,垃圾分类现状并不令人满意,居民对于城市垃圾处理系统也多有不满。

“您对您所在城市垃圾回收处理现状是否满意?”“您对您所在城市垃圾回收处理现状是否满意?”

此外,我们还发现家庭垃圾分类意识普遍薄弱,却存在着明显的地区、年龄差异。

地区差异方面,经济更发达的上海市在垃圾分类上的投入早于无锡,其成效也优于无锡。

年龄差异方面,青年人有较高的垃圾分类意识,但参与家庭垃圾分类的大多是老年人。

责任编辑:
相关新闻
回到首页 回到顶部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征稿启事 | 广告服务 | 百度地图 |

本网站由汇能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粤ICP备2022077823号-2

信箱:317493128@qq.co m 媒体合作QQ:317493128

电子商务协会 360安全认证 网络报警平台 不良举报中心 中国文明网 无线互联网
1999-2020 www.huineng.042.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