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能网 >能源>节能环保>

环保理想与现实的距离

2016-09-19 14:53:41 来源:互联网垃圾回收调研团队微博

新模式特点

多次走访上海睦邦环保公司后,我们发现垃圾分类回收程序和回收行业呈现出以下新特点:

年轻化。

紧抓信息化潮流,移动客户端适应当下年轻人依赖电子产品的生活方式;

操作便捷、用户体验良好十分吸引年轻人。

便民化。

居民预约上门,自由选择合适的时间、地点;

居民通过积分卡实现少量垃圾的兑换。

信息化。

回收过程中涉及数据、单据都纳入数据库;

工作人员摆脱繁杂的纸上作业,减少失误;

工作历程有迹可循,管理者易于调控。

规范化。

互连管控,回收价格透明,避免缺斤短两;

控制损益比,避免内部工作人员非正常操作;

公司参与行业标准制定,整编个体回收者。

体系化。

垃圾从源头到再生资源回收公司一体化处理;

中间至少省去两次中转环节,大大节省人力、物力、时间和场地成本。

科学化。

由专业工作人员进行垃圾分拣后送往再生资源公司,各类废品得到为恰当的处理;

避免不正规的处理方式造成的资源浪费以及处理过程中可能产生的二次污染;

阻止可利用资源成为假冒伪劣产业链的一环。

推广中的“痛点”

正如站点工作人员和环保公司负责人所言,“互联网+”垃圾回收模式正面临着重重阻力。

居民垃圾回收方面素养有待提高

首先,居民参与度仍有大量提升空间。其次,部分居民贪图小便宜而进行多家比较、分别取高价回收。再次,部分居民缺乏对垃圾分类摆放或者清空瓶内残余的意识,这给回收者工作带去诸多不便,让回收工作变得脏、累,十分不利于这一行业的就业。

企业与传统个体回收者之间存在较量

传统个体回收户通常在同一小区驻扎长达数十年,有较强的竞争优势。另一方面,新模式要规范整个行业势必要考虑传统个体回收者的去留,而对高水平、高素质回收工作者的要求,将增加个体回收者转型为企业员工的难度。

企业本身处境的艰难

该行业以量取胜的特征使实力较弱的初创公司难以获利。在开始阶段,垃圾回收量不大的情况下,仅靠居民的垃圾回收作为收入,企业常常陷入入不敷出的困境。如何以公益的心态,商业的手法使得该模式下的企业能够获得稳定的收益是企业需要以创新的手法解决的。

可能的解决方案

结合实践调查、环保公司在有关方面的初步探索,以及相关论文参考,应对上述推广中的“痛点”,我们提出以下几种可行的解决措施。

政府

大力扶持相关企业,为初创公司提供尽可能多的补助或者便利措施;

调动街道社区积极性,加大社区配合力度,让环保观念深入人心。

企业

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吸引居民,以质量、信用保证作为吸引顾客的切入点;

与周边公司、超市等有大量废物的企业达成长期合作,获得稳定收入;

积极开拓其它业务实现多方位创收。

企业的多方位创收企业的多方位创收

居民

自觉树立环保意识,逐渐养成垃圾分类惯;

摒弃“不可能实现”的消极情绪,坚信从自身做起,环保事业会有可喜改变。

结语

虽然“互联网+垃圾分类回收”这一领域还处于初始阶段,仍存在不少亟需解决的问题,但我们深信在政府推动、企业运营、社会参与下,这种新模式必能以公益的心态,商业的手法长期发展下去。

衷心希望“互联网+”垃圾回收行业能早日兴盛起来,成为对付“垃圾围城”问题的利刃。

责任编辑:
相关新闻
回到首页 回到顶部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征稿启事 | 广告服务 | 百度地图 |

本网站由汇能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粤ICP备2022077823号-2

信箱:317493128@qq.co m 媒体合作QQ:317493128

电子商务协会 360安全认证 网络报警平台 不良举报中心 中国文明网 无线互联网
1999-2020 www.huineng.042.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