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去年11月20日非居民天然气价格下调后,天然气市场增速明显回暖。
随着冬季用气高峰的到来,部分地区天然气供应或出现短缺,为了缓解保供的压力,中石油计划自11月20日起上调非居民天然气价格10%-20%。
业内人士表示,冬季供气紧张下的调峰气价上调是市场化行为,上游企业需要与下游企业充分协商提价。
前不久,发改委发布《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明确储气设施相关价格政策的通知》,明确储气服务价格由供需双方协商。
分析师认为,上述通知拉开了我国天然气储备调峰气价市场化序幕,或带动今冬明春储气调峰天然气价格的上调。
储备调峰气价拉开市场化序幕
今年以来,天然气市场化改革在逐步加速。
近日,发改委公开发布《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明确储气设施相关价格政策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明确储气服务价格由供需双方协商,储气设施天然气购销价格由市场竞争形成,并鼓励城镇燃气企业投资建设储气设施。
安迅思分析师郁丽程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此次《通知》的发行,是继天然气长输管输定价机制改革文件发布后天然气市场化改革的又一重大举措,是“放开两头”中在供应端放开市场化的体现。
目前天气渐冷,冬季供暖提上日程,本次《通知》将拉开我国天然气储备调峰气价市场化序幕,或带动今冬明春储气调峰天然气价格的上调。
在她看来,天然气储备调峰气价的市场化开放也将刺激企业建设天然气储气设施的积极性,增强我国天然气供应保障能力。
由于我国天然气季节性峰谷差较大,储气库和地面储气罐等储气设施担任着重要的调峰应急功能,尤其在冬季供暖季用气高峰期,储气对保供意义重大。
郁丽程表示,此前我国储气库冬季调峰气价并未实现市场化,基本执行政府规定的统一价格,而储气库设施建设运营成本偏高,亏损运营常态下企业投资积极性不高,因此我国天然气储气调峰设施建设一般都是政治性任务项目,建设主体单一、建设进程滞后且调峰能力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