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批中央环保督察情况反馈结束 8省区3000多人被问责
随着中央环保督察组23日向云南省委、省政府进行督察情况反馈,2016年第一批中央环保督察组赴8个省区的督察工作接近尾声。
这场“央”字头的环保督察掀起的治污问责风暴,对各地党政领导干部、对我国环保工作带来的影响仍在持续发酵。
严格规范督察 8省区已问责3000多人
2016年7月,中央环保督察组陆续进驻内蒙古、黑龙江、江苏、江西、河南、广西、云南、宁夏等8省区实施为期一个月的督察。
进驻期间,8个督察组共与195位省级领导、136位省级有关部门和地市党政主要负责人进行个别谈话,调阅各类资料2.3万余份,对84个市(州、盟)开展下沉督察或补充督察,现场抽查各类点位1500多个,梳理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问题100个。
尽管时间不长,但此次中央环保督察力度之大前所未有,切实推动了一大批具体环境问题的解决,人民群众有实实在在的获得感。
统计显示,截至9月30日,8个督察组共计交办群众来电来信举报13316件,地方已办结13074件,其中责令整改9617件,立案处罚2659件,共计罚款1.98亿元;立案侦查207件,拘留310人;约谈2176人,问责3287人,不少人受到党纪政纪处分……
以江苏省为例,截至8月15日,针对督察组转办的问题,江苏省纪检监察机关共问责干部457人,其中,纪律处分87人,组织调整或组织处理15人,诫勉谈话191人,通报批评10人,其他处理154人。
随着督察推进,各省区问责人数在不断增加。
被督察的8省区党委、政府高度重视中央环保督察,均建立了督察协调保障机制。对督察组发现的问题和提出的意见,被督察地方党政主要领导均表示认可。
党政企同督 抓住“不作为”“乱作为”关键
一个地方的生态环保是不是受重视、环保任务能不能层层推进,党委、政府发挥着关键作用。
中央环保督察这场问责风暴的最大特点就是推动落实环境保护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实现督企、督政向党政同督的转变,要抓住“关键少数”,自上而下地推动环保责任落实到位。
督察发现不少地方政府和有关部门的生态环保意识仍有待加强。如督察组明确指出,云南省一些领导干部认为云南省生态基础好,环境容量大,有点污染无所谓。在新环境保护法实施后,全省2016年重点建设项目中,仍有55个未批先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