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年来罕见的全球原油市场减产协议目前是达成了,可这份迟到的“大礼包”究竟会对当前国际油价形成多大的助力,还有很多因素需要进一步考量。
首先,作为非石油输出国组织产油国中的关键“人物”,俄罗斯政府是否会切实履行30万桶/日减产承诺还是个未知数,因为资料显示,俄罗斯分别在1998年3月、1999年3月、2001年11月和2001年12月四次放了OPEC的“鸽子”,承诺减产而并未减产。
其次,从减产量上来看,30万桶/日的减产量对俄罗斯而言简直是九牛一毛。据俄罗斯能源部副部长莫洛佐夫透露的最新数据显示,现阶段俄罗斯原油总产量触及苏联解体后的新高,为1123.1万桶/日。尤其是得到减产协议豁免权的利比亚计划在2016年年底前将产量提高30万桶/日;现阶段产量达190万桶/日的尼日利亚计划在2017年1月份将原油产量提高至210万桶/日,这意味着20万桶/日的增产;伊朗则被允许将产量提高大约10万桶/日,这三国的原油产量增量不仅完全抵消了俄罗斯承诺的减产量,还有30万桶/日的增产。
再次也是更重要的是美国页岩油的产量。页岩油与传统石油开发最大的不同之处就是关闭和恢复产能的速度非常快,这使得页岩油生产可以跟随石油价格变化开工和停工。短时间内,页岩油的“快进快出”会放大油价涨跌的空间,这对于现阶段整体看涨的国际油价似乎是一件好事,可从中长周期来看,页岩油的“快进”或“快出”积累到一定量值后,则会直接影响到国际原油市场供需面。结合当前国际原油市场状况来说,就是再次打破OPEC和非OPEC国家通过减产营造出的国际原油市场供需平衡的局面,将国际油价再度拖进供需失衡的深渊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