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气体制改革方案已经通过发布在即
2016年,无论是推动专业化重组和央企资产证券化,还是混合所有制的探索,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石油)与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中石化)分别从不同方面做出了非常多努力。而回顾期间改革动作再展望2017年,或许可以为观察国企改革和油气体制改革路径提供更好的范例。
3月9日,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主任肖亚庆就国企改革等相关问题召开新闻发布会,他表示,下一步将继续推进央企专业化和混合所有制改革。
几天前,国家能源局局长努尔·白克力透露,油气体制改革方案已经通过,预计在两会后发布。而业内人士预期,此次油气体制改革的重点在于上游勘探板块和管输板块的开放。
作为国内重量级的两家能源央企,无论是在央企体制还是在油气体制改革层面,其每一步动作都极具代表性,而这一探索道路走得也越发紧迫。
专业化重组上市
在2016年,中石油无疑是在专业化重组并实现资产证券化方面动作最多的央企。
年初,中石油旗下两家上市公司双双停牌,一家是位于新疆的*ST天利,这家公司负责承载中石油旗下工程建设板块的专业化重组;另一家是*ST济柴(现名中油资本),负责承载金融板块资产的重组。
无论是从过程还是结果来看,这两项重组的进展相当顺利。
首先是中油资本,于2016年9月14日重组完成复牌,当天即封涨停板,还带动了中石油旗下另一家公司大庆华科涨停。此次重组该公司获注入755亿元的中石油金融资产,包括昆仑信托、昆仑银行在内的全部金融板块。
这也是2016年A股市场并购重组交易之最,该公司同时非公开发行不超过190亿元的股份,被十家公司认购,其中有8家属于国有资本。值得注意的是认购额度第二大的“泰康系”是中石油的“老伙伴”,曾多次参与该公司的专业化重组。
另一家公司*ST天利的重组也于近日最终完成,并更名为“中油工程”赴上交所上市。该公司获注价值约251亿元的中石油工程板块资产,包括管道局工程公司、工程建设公司等7家工程企业。
这两大重组呈现出两方面特点,第一是业务上的相似性。从金融板块来看,置入济柴的中油资本,将中石油集团旗下全部的金融资产收入囊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