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6日,伴随着一场冷空气的入侵,北京正式开启了秋天的节奏,这也意味着今年的采暖季即将到来。如今,对京郊的许多村民来说,靠烧煤取暖做饭的日子早已远去。
“无煤化”是北京农村地区推进“煤改清洁能源”工程过程中产生的一个热词。记者从北京市农委了解到,按照市政府要求,今年全市农村地区将完成700个村庄住户的“煤改清洁能源”工作任务,其中朝阳区、海淀区、丰台区、石景山区、房山区、大兴区和通州区要完成剩余平原地区村庄的“煤改清洁能源”工作,同步实施约1400个村委会、村民公共活动场所和79万平米籽种农业设施的“煤改清洁能源”工作,确保村庄范围内实现基本“无煤化”。
从深刻意义上来说,实现村民清洁取暖是北京市推动农村地区能源消费和生活方式的一场重大变革,力度之大、节奏之快、政策之重,都在全国引发广泛关注。这项惠民工程有哪些经验值得其他省市借鉴,值得探析。
“摸着石头过河”——开路先锋试点难
走进通州区崔家楼村村民张铁生的家,小院很干净,两台空气源热泵在院子的角落处。从外观上看,空气源热泵的外挂设备类似于空调。“冷了就把开关打开,不用半夜起来笼火,夜里睡觉踏实多了。电采暖后一个冬天也就多花一两百元,但比以前舒服多了。”张铁生欢喜地说。
目前,空气源热泵取暖已经是北京市农村地区实施“煤改清洁能源”工程中的一种主要方式,极大地改善了北京郊区农村百姓的生活质量。然而,这项工作的开展并非一帆风顺。
据了解,2013年8月北京市在全国率先启动了农村地区“减煤换煤、清洁空气”行动。在2013年至2015年北京开展“煤改电”试点工作期间,市场上比较成熟的电取暖设备多为直热式电暖器,也有在部分城区内使用的蓄能式电暖器。同时,清华同方试生产的空气源热泵也在郊区个别村进行试点。
通过两年来多种取暖设备使用效果的对比,直热式电暖器耗电量太高,不太适合推广使用。蓄能式电暖器利用晚上谷电储能具有一定的优势。空气源热泵则显现出能效比高、室内温度有保障等优点。
因此,2015年北京市提出不再鼓励推广使用直热式电暖器,重点推广蓄能式电暖器,继续试点空气源热泵。从2016年开始,北京市提出严禁安装直热式电暖器,同时全面推广耗能低的空气源热泵。对之前已经安装直热式电暖器的试点农户,政府也在按部就班地更换为空气源热泵。
“不打无准备的仗”——顶层设计大战略
在去年年底召开的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四次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按照企业为主、政府推动、居民可承受的方针,宜气则气,宜电则电,尽可能利用清洁能源,加快提高清洁供暖比重。
为此,北京市政府调整全年工作任务,最终确定2016年农村地区村庄“煤改清洁能源”要完成463个村庄的任务目标,确保不再使用燃煤;对未实施“煤改清洁能源”村庄,实施优质燃煤全覆盖。
北京市政府出台的《2016年北京市农村地区村庄“煤改清洁能源”和“减煤换煤”工作方案》,为煤改清洁能源工作提供了政策支撑,“一会三函”审批制度加速了各项工程的施工进度,提前到位的财政补贴为企业生产、安装等工作解除了资金紧张之忧。从2013年农村地区“煤改清洁能源”工作启动以来,市财政补贴逐年加大,截至2016年,市级补贴达58亿元以上;全市各区在市级补贴的基础上积极落实区级补贴资金,朝阳、通州、丰台、大兴、顺义、昌平等区的区级、镇级补贴力度更大,多数农户只需出资10%左右,极大地提高了农户“煤改清洁能源”的积极性。
面对实施中遇到的多重困难,北京市采取超常规措施,全力推进工作,并不断自我加码。2016年,“煤改”任务从年初计划的200个,到最终实际完成的663个,超额完成了全年的任务量。比国务院下达的463个村庄任务多了200个,超额完成任务的43%。
“十个指头弹钢琴”——协调推进攻坚战
当前,“煤改清洁能源”工作成为牵动北京上下各个部门、相关企业的重大任务。市发改委、市财政局、市规划国土委、市城管委、市住建委等相关部门充分发挥职能作用,集中研究项目规划、简化审批、扶持政策等问题,有效指导各区顺利推进相关工作。
去年,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在短短5个月完成了过去北京农村电网改造工作量的总和。施工期间,每天有2000多个施工现场同时开工,万名员工奋战在一线,一年完成的电线长度达到2.1万公里,创历史之最。使20多万农村家庭户均供电容量提升3倍多,实现了日常生活的无忧用电。
“煤改气”工程技术规程严、安全要求高,工期长、管线施工难度大,农村通燃气,在农民眼中是做梦都不敢想的事。2016年市燃气集团对管道辐射到的89个村庄逐村进行了调研、踏勘,4000多名工作人员在短短100天内,将燃气送到千家万户,让农民的生活品质实现了跨越性提高。
为有效推进郊区农村“煤改清洁能源”工作,北京市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聘请了来自清华大学、中国环科院、中国节能等单位的22名专家组成了专家顾问组,对北京市“煤改清洁能源”技术进行了科学论证。
区、镇、村各级政府相互配合。海淀区建立了“煤改清洁能源”工作微信群,并开发建设了“无煤化”信息平台,平台具有进度展示、数据统计、动态管理和情况跟踪等多种功能。通州区组织138个“煤改电”村的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和电力工作者进行为期8天的专题培训,重点学习“煤改电”政策、设备选型及安装要点、工作流程、廉政风险防控等内容。
“有求必应有难必解”——便民服务全过程
为落实好北京市政府印发的实施方案,市新农办出台了“1+3文件”,提出将农户取暖作为一个系统进行“一户一设计”。设备提供方根据房屋结构情况安排设计人员对每家每户进行一对一专业设计,设计完毕的图纸经过审批程序才可施工,严格保障采暖系统的质量。
作为热源设备供应商之一的美的中央空调,为了配合“一户一设计”的要求,更好地完成设备安装工程,专门在通州建立了一个安装培训基地。每支安装队伍经过考核获得美的颁发的合格证,才可以投入到煤改电的实际安装工作当中。
为了及时响应、及时解决用户设备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密云区在全市最先建立了设备运行监控平台,将全区已安装设备的数据纳入平台监控之中,设备遇有故障,平台立刻报警,企业立刻采取措施进行调控和维修。海淀区成立了“无煤化”运营中心,建立了400电话呼叫系统及网络运营平台相结合的售后运营体系,对报修、派单、监督、管理全售后系统进行全过程管理,形成售后运营的全过程闭环管理。
如今,“无煤化”生活已经逐渐融入到京郊百姓的日常生活,随着清洁取暖的持续推进,京郊百姓必将在更多个蓝天白云下,度过一个个暖意融融的冬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