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具备全球领先水平的中国电力工业,正在沿着“一带一路”向东盟国家发展,形成强大的“质量效应”和“品牌效应”。打造全产业链合作模式,让中国强大的电力工业沿着“一带一路”对东盟国家形成“辐射效应”,成为中国—东盟自贸区高层人士和电力专业人士的共识。
中国与东盟国家电力合作开启
130万千瓦超临界火力发电机组、77万千瓦水轮发电机组、30万千瓦抽水蓄能机组、AC1000千伏变压器、DC800千伏平波电抗器……电力专家接受记者采访时列举的这些电力设备的生产能力和产品品质表示,中国电力工业技术已经在全球居于领先地位。
电力是向海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和坚强支撑。中国-东盟自贸区核心区域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成立以来,南方电网广西公司超前主动谋划广西北部湾电网建设发展,连续多年加大投资力度,致力编织一张从“大动脉”延伸到“毛细血管”的广西北部湾大电网、强电网,为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加快发展提供了坚强的电力保障。其中,2016年在广西北部湾地区新建110千伏及以上变电站5座,新增110千伏及以上变电容量90万千伏安、线路长度301公里。
如今,这一区域已经成为参加中国-东盟博览会电力合作与发展论坛屡屡提及的区域。不少代表都在这一区域进行过参观考察。越南新能源协会副主席阮进风正是在连续几届论坛上对中国电力企业的能力有深刻了解后,才在国内力主引进中国电力企业的技术。
强大的中国电力投资能力与潜在的东盟电力需求之间形成良性互动。来自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的统计表明,2016年中国主要电力企业实际完成对外投资77.85亿美元,同比增长168%;对外投资项目65项,其中超过3000万美元的项目37项,覆盖水电、火电、核电、风电、输变电等领域。截至2016年底,中国主要电力企业对外投资总额累计超过390亿美元。同年,中国主要电力企业设备和技术出口总额39亿美元,新签订对外承包工程合同金额488亿美元。目前有在建项目1691个、合同总金额1610亿美元。
中国与东盟国家电力合作成效显著。2016年,中国主要电力企业对东盟10国实际完成投资额(3000万美元及以上项目)14.8亿美元,新签3000万美元以上承包工程项目合同额24亿美元。
2016年10月,中国南方电网公司和柬埔寨皇家集团签署了柬埔寨电网投资合作谅解备忘录。中国国家电网公司老挝230千伏巴俄-帕乌东输变电优买项目全面开工,缅甸230千伏北克钦邦与主干网联网工程采购工作有序推进。2017年5月,许继集团收购越南北方电气设备制造有限公司47.48%股权,成为第一大股东。
2015年11月,中国南方电网国际有限责任公司和老挝国家电力公司共同投资建设装机16.8万千瓦的老挝南塔河1号水电站,2018年4月投运后将极大改善老挝北部电网结构,并为当地及泰国北部、缅老边境地区提供电力。
不久前,南方电网公司授权南方电网云南国际有限责任公司,与老挝国家电力公司、老挝彭萨塔瑞集团、越南河内-万象电力公司在昆明共同签署了《中国经老挝向越南特高压送电项目谅解备忘录》。三国四方初步达成意向,2021年至2025年期间,中国经老挝向越南送电500万千瓦至600万千瓦。这是我国第一个跨境第三国电网互联互通项目,标志着中老越电网互联互通取得实质性进展。
南宁学院副院长陈雄章认为,中国电力企业在东盟重大项目落地,使东盟国家对中国电力企业综合实力有了清晰了解,尤其是覆盖煤电、水电、风电、电网建设与改造、电力装备制造等领域,投资方式包括工程总承包、建设-经营-转让、建设-拥有-运营-移交、优惠出口买方信贷、卖方信贷等,能够为既缺乏资金注入,又迫切需要能源建设的东盟国家带来共赢机遇。
中国电力对接东盟电力需求
常年研究中国-东盟自贸区问题的专家、广西师范大学丝绸之路研究院专家徐晓东认为,中国电力企业正在通过“一带一路”的布局,形成“全产业链”对接东盟电力需求的良好态势,集中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东盟战略伙伴关系不断发展,双边经贸互动不断深化,深化电力合作具备良好环境。贸易自由化和投资便利化,减少了合作壁垒,降低了合作成本,为扩大电力合作创造了良好外部环境。
“一带一路”倡议落实过程中,中国电力工业强大的生产能力、项目建设能力、金融支撑能力、资源整合能力,与东盟国家电力发展需求、资源禀赋形成互补,实现合作互赢。
东盟国家经济发展保持着良好态势,对电力具有持续旺盛的需求,目前来看还没有得到完全满足;区域内煤炭、水能、太阳能资源丰富,具备大力发展电力工业的良好基础。中国电力工业已形成规划设计、设备制造、工程建设、运行维护完整的产业链,具备设计、制造大型成套电力装备能力。中国在特高压、智能电网、水轮机组制造、水电工程技术等方面具有世界领先水平;风电、光伏发电设备制造产能世界第一,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三代核电技术“华龙一号”也走出国门。可以说,加强中国-东盟电力合作具备坚实的基础。
“一带一路”倡议落实过程中,中国电力工业的管理能力和服务水平全球领先,正在被沿线国家所认识、了解、认同,强大的中国电力工业通过“一带一路”布局,实现推动中国技术服务东盟国家的良性循环。
园区发展,电力先行。中马钦州产业园发展日新月异,对供电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参加中国-东盟电力合作与发展论坛的与会代表发现,从最初架设10千伏临时线路解决园区施工用电需求,到开展园区电力专项规划,钦州供电局2015年就以驻点的方式,解决园区电网规划建设和线路迁改、项目施工等系列难题。
印度尼西亚电力协会秘书长赫鲁·戴万托说:“中国的电力管理模式和效率,值得我们大力引进。”
六大举措亟待全面落实
记者采访的跨国投资企业、电力行业专业人士认为,电力互联互通是中国-东盟自贸区中最为迫切的问题,也是市场潜力最大的领域,中国与东盟国家在应对全球经济结构调整过程中,完全可以通过六大方面的努力,强化电源电力之间的密切合作。
一是进一步加强区域范围内电力合作沟通机制。 老挝能源矿部能源政策和规划司司长希察特说,1995年,大湄公河次区域有关国家建立了电力合作机制,成立了区域电力交易协调委员会,签署区域电力联网与交易协定等,在促进区域电力合作方面取得了一定效果。目前看,中国和东盟在区域范围上的电力合作交流机制还需要持续强化。
二是积极落实《中国-东盟产能合作联合声明》,推进电力产能合作。印度尼西亚电力协会秘书长赫鲁·戴万托认为,东盟电力发展需要引进资金技术,承接优势产能;中国电力工业已进入相对成熟期,电力装备设计制造已形成完整产业链,并具有较高的技术水平。开展电力产能合作,既可以充分发挥中国的技术和资金优势,也可以助推东盟突破技术和资金瓶颈,推动经济增长。
三是持续加强双方电力标准对接。广西师范大学经管学院教授罗婧建议,中国与东盟国家之间尽快开展各种形式的电力标准交流培训,促进双方标准互通,形成无空白、无交叉、无冲突的标准规范,消除技术壁垒,为电力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和电力产能合作提供技术保障。
四是积极推动中国与东盟有关国家的电网互联互通,并将其作为《东盟互联互通总体规划2025》与“一带一路”倡议对接的重要内容。未来,可加强跨国电网互联战略规划研究,积极推动研究成果落地,加强东南亚跨境输电通道建设,实现能源资源在更大范围内的优化配置。
五是大力推进区域内可再生能源高效、可持续开发。联合国亚太经社委员会能源经济官近藤岩上说,东盟国家水能资源丰富,开发潜力巨大,也有旺盛的市场需求;中国拥有成熟的水电技术、装备和建设能力,建设成本低、速度快,性价比高,能够满足东盟电力建设需求。积极开发水能资源,可以更好地发挥东盟国家的资源优势,解决面临的能源瓶颈。李庆奎建议,东盟国家进一步完善水电开发政策、法律,切实帮助中国企业解决在东盟开发水电面临的困难,提高中国企业投资东盟水电项目的积极性。
六是充分发挥企业主体作用。广西师范大学海上丝绸之路研究院专家徐晓东认为,在中国-东盟电力企业合作过程中,应该严格遵循市场原则和国际通行规则,坚持企业自主决策,开展双方企业间交流,促进重大项目合作。中国和东盟国家可为双方电力企业开展合作提供政策支持和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