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海洋局日前发布的《2017年中国海洋经济统计公报》显示,2017年全国海洋生产总值77611亿元,比上年增长6.9%,海洋生产总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9.4%。记者了解到,在中国海洋产业继续保持稳步发展的同时,多个东部地区正在加速部署优化产业结构,将围绕海洋高端智能装备、海洋新能源等先进制造业打造新增长点。
去年中国海洋经济稳中向好
《2017年中国海洋经济统计公报》显示,2017年我国海洋经济实现稳中向好发展,结构调整持续深化。据初步核算,2017年全国海洋生产总值77611亿元,比上年增长6.9%,海洋生产总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9.4%。其中,海洋第一产业增加值3600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30092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43919亿元,海洋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增加值占海洋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为4.6%、38.8%和56.6%。据测算,2017年全国涉海就业人员3657万人。
2017年,我国海洋产业继续保持稳步增长。其中,海洋生物医药业继续保持快速增长,产业集聚逐渐形成;滨海旅游发展规模持续扩大,海洋旅游新业态潜能进一步释放;海洋电力业继续保持良好发展势头,海上风电项目加快推进;海水利用业、海洋工程建筑业平稳发展,海水应用规模逐渐扩大,海洋工程项目投资放缓;海洋渔业生产结构加快调整,海洋捕捞产量有所下降,但海水养殖产量稳步增长;海洋交通运输业保持良好增长态势,航运市场恢复步伐加快; 海洋油气业生产结构持续调整,海洋原油产量同比有所下降, 海洋天然气产量同比有所上升;海洋盐业、海洋矿业、海洋化工业转型升级走向深入,增加值同比有所下降;海洋船舶工业结构调整继续深化,转型升级步伐持续加快。
在区域海洋经济发展方面,2017年环渤海地区海洋生产总值24638亿元,占全国海洋生产总值的比重为31.7%,比上年回落了0.8个百分点;长江三角洲地区海洋生产总值22952亿元,占全国海洋生产总值的比重为29.6%,比上年回落了0.1个百分点;珠江三角洲地区海洋生产总值18156亿元,占全国海洋生产总值的比重为23.4%,比上年提高了0.5个百分点。
国家海洋局新闻发言人张占海表示,从数据来看,2017年海洋经济发展总体可以概括为“海洋经济稳中向好,结构调整继续深化,提质增效取得实效”,海洋经济的新旧动能转换加速形成,海洋经济正在向高质量发展不断迈进。
多地加速优化海洋经济产业结构
张占海表示,当前海洋经济发展过程中,传统产业仍处于转方式、调结构、去产能的关键时期,部分产业依然存在科技成果转化慢、融资难、盈利难等问题。因此,为了培育海洋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各地纷纷把计划重点放到了优化产业结构上。
据了解,为了进一步推动海洋产业向国际化、高端化、智能化方向发展,目前深圳市正在积极推动设立500亿元规模的深圳市海洋产业发展基金,打造海洋高端智能装备和前海海洋现代服务业两大千亿级产业集群。
作为海洋生产总值已连续21年领跑全国的海洋经济大省,广东省在海洋经济发展“十三五”规划中定下的目标是,到2020年,将围绕海洋经济培育超100亿元规模企业达20家,超500亿元产业集群达10个,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速15%以上。
广东省之外的其他沿海地区也在纷纷布局。记者此前从上海市海洋局了解到,围绕建设“国家海洋经济创新发展示范城市”和“国家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该市未来要大力发展海洋工程装备、海洋生物医药、海洋新能源等先进制造业,还要积极争取海洋国际组织、跨国公司和企业总部落户上海,打造“蓝色总部高地”。
有专家表示,在海洋经济的发展过程中,东部沿海地区凭借更优越的区位条件、更雄厚的经济实力、更开放的产业结构以及更强大的技术实力,将成为我国海洋经济发展的领头羊。
盘古智库高级研究员吴琦在接受《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发展海洋经济就是要立足科技引领,加强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在深水、绿色、安全的海洋高技术领域实施重点突破,并推进智慧海洋工程建设。此外,要推动海洋产业升级和经济结构优化,不断提高海洋经济的发展质量和效益。重点扶持海水淡化规模化应用、海洋生物医药、海洋装备制造等新兴产业发展,积极发展港口物流、滨海旅游、海洋信息服务等海洋服务业,加快形成海洋经济新业态和新模式。
海洋经济有望成为新的增长极
张占海介绍,2017年,国家海洋局与国务院各部门、沿海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坚持贯彻新发展理念,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扎实推进《全国海洋经济发展“十三五”规划》实施,加快构建海洋经济运行监测与评估体系,提升数据质量和时效,增强服务能力;加快促进海洋产业创新发展,推动海洋经济示范区建设,引导产业集聚,推进区域增长。
同时,深入推进各类金融资本促进海洋经济发展,联合人民银行、发改委、财政部等7个部门出台相关措施,引导开发性、政策性金融向海洋领域累计投放贷款近1700亿元;继续加强海洋生态文明建设,优化海域海岛资源的市场化配置,密集出台了海岸线保护、围填海管控等系列配套制度,组织完成了首次海洋督察。这些都为新时期保障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拓展蓝色经济空间”的战略部署,对“十三五”时期海洋经济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海洋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重要的战略空间,是孕育新产业、引领新增长的重要领域,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突显。壮大海洋经济,不仅是破除资源瓶颈、加快动能转换的迫切需要,也是扩大国内有效需求、拉动国民经济持续增长的重要途径。
国家海洋局公布的数据显示,当前我国经济的对外贸易依存度已高达60%,对外贸易运输量的90%是通过海上运输完成的,世界航运市场19%的大宗货物运往我国,22%的出口集装箱来自中国。这意味着,我国经济已是高度依赖海洋的开放型经济,而且这种经济形态将长期存在,并不断深化。
按照《全国海洋经济发展“十三五”规划》,实施海洋强国战略将是贯穿“十三五”时期海洋发展的主旋律。“海洋强国”具体到经济领域,一是要着力提升海洋经济实力,不断提高我国海洋经济在国际上的影响力。二是要统筹陆海,以海洋经济发展引领沿海地区经济水平再上新台阶,从而进一步发挥这一区域在全国经济平稳增长中的“领头羊”、“排头兵”和“稳定器”作用。
与此同时,保护好生态环境是对海洋经济提质增效、拓展空间的基本要求。只有把生态环境搞好了,滨海旅游业、海洋渔业等才有加快发展的基本条件;只有与生态文明建设协同推进,实现绿色发展,各类海洋产业才有发展的载体和壮大的可能性;在全球经济社会发展进入可持续和生态文明的大环境中,只有强化生态环境约束,我国各类海洋产业才有提质增效的动力和向外拓展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