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3日,因未完成空气治理目标,生态环境部约谈邯郸、阳泉、晋城三市主要负责人。图片来自生态环境部
因未完成去年秋冬季空气质量改善目标,今天(5月3日),生态环境部约谈了山西省晋城、河北省邯郸和山西省阳泉3市政府主要负责人,并同步暂停3市新增大气污染物排放的建设项目环评审批。
晋城、邯郸、阳泉列倒数后三名
生态环境部近期对京津冀及周边地区“2+26”城市空气质量改善目标完成情况进行了评估考核。根据评估考核结果,2017年10月至2018年3月,晋城市PM2.5平均浓度下降3.7%,未完成下降10%的目标要求,目标任务完成率在“2+26”城市中排名倒数第一;邯郸市PM2.5平均浓度下降15.7%,未完成下降20%的目标要求,目标任务完成率在“2+26”城市中位列倒数第二;阳泉市PM2.5平均浓度下降12.2%,未完成下降15%的目标要求,目标任务完成率在“2+26”城市中位列倒数第三。
另外,生态环境部指出,从原环境保护部组织的多轮督查巡查情况看,晋城、邯郸、阳泉3市问题较多,工作仍然存在明显的薄弱环节。
晋城市是“2+26”城市中唯一PM2.5浓度和重污染天数均未完成改善目标的城市。秋冬季攻坚期间,原环境保护部强化督查共发现各类环境问题1819个,问题数量在“2+26”城市中高居第一。特别是2018年3月督查巡查发现,晋城高平市、泽州县部分钢铁、铸造企业未落实重污染天气应急停产要求,一些燃煤小锅炉“清零”不到位,大气环境污染问题突出,相关工作没有到位。
邯郸市于2017年8月曾因强化督查交办问题整改不力而被原环境保护部公开约谈,但进入秋冬季以来,原环境保护部督查巡查发现全市工业企业大气环境突出问题61个。同时,全市重污染天气应急响应不到位,河北广奥玻璃装饰工程有限公司、邯郸市方圆桶业有限公司等多家企业未落实停、限产要求,多个建筑工地未落实停工要求。
阳泉市在原环境保护部组织的督查巡查中发现的大气环境污染问题数量较多,整改较慢,特别在大气污染治理攻坚行动中工作前紧后松。此外,督查还发现,全市粉尘污染问题十分突出,企业无组织排放现象多发频发,物料露天堆放,煤炭不按要求棚化仓化,日常洒水降尘措施不到位等问题比较普遍。
约谈会上,邯郸、阳泉和晋城三市市委副书记、市长,主管环保的副市长以及环保局局长等有关负责人表态接受约谈,正视问题。
暂停3市新增排污项目环评审批
约谈明确,3市要制定整改方案,并在20个工作日内报送生态环境部,并抄报相关省级人民政府;即日起生态环境部暂停3市新增大气污染物排放建设项目的环评审批(涉及民生及节能减排项目除外),省市两级环境保护部门需要同步严格落实。
3省量化问责须6月中旬前完成
另外,今天(5月3日),生态环境部致函山西、山东、河南省人民政府,启动实施京津冀及周边地区“2+26”城市2017-2018年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行动有关量化问责工作。
根据有关规定,具体问责工作由相关省委、省政府组织实施,并应于2018年6月15日前完成,问责结果应征得生态环境部同意,并向社会公开。(记者邓琦 实习生余华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