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能网 >资讯>财经资讯>

上海国资委:完善分类监管 力促企业创新转型

2016-08-02 17:23:24 来源:新华网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系列报道——

图为上海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中共上海市国资委党委书记、上海市国资委主任金兴明在介绍上海市国资国企改革发展情况

“今年上半年,上海地方国有企业实现营业收入14219.52亿元、利润总额1490.45亿元、实现生产总值1383.87亿元、上缴税金943.03亿元,增幅均超过全国国资委系统监管企业平均水平。”近日,上海市国资委主任金兴明对新华网表示。

事实上,国有资本在中国资本中举足轻重,对中国经济影响重大。在深化国资国企改革的关键时期,新华网策划了深化改革,转型发展——2016新华网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系列报道。

据了解,上海市以国资改革带动国企改革为核心,以提高国有企业活力和国有经济整体竞争力为目标,以公众公司为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主要实现形式,以国有企业分类监管和国有资本统一管理为关键环节,以发挥国有企业党组织政治核心作用,推动有利于企业家成长集聚的制度性建设为根本,实现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突破,取得了积极进展。

“这些成果一是得益于上海立足实际,突出国有企业的企业属性,综合考虑国有企业承担的政治、经济和社会责任,根据企业的产业特征、行业特点、股权结构和发展阶段,通过分类定责,全方位推进国资国企改革发展。二是完善的服务体系。”金兴明称。

分类监管

上海将市管国企分为竞争类、功能类、公共服务类三类。竞争类企业是上海地方国有企业的主体,企业户数占72%、资产总额占89%、从业人员占86%、利润总额和营业收入均达到96%。功能类企业,以完成战略任务或重大专项任务为主要目标,兼顾经济效益,努力成为城市功能区域投资开发、重大项目建设中富有效率的投资和运营公司。公共服务类企业,以确保城市正常运行和稳定、实现社会效益为主要目标,努力成为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有机统一的服务质量领先公司。对混合型企业,重点做好跨类业务的分别认定、分业核算和分类考核,2015年,对14家企业42项跨类业务进行了认定,并实行分业考核。上海市国资委根据企业发展实际,着眼促进企业成为市场主体动态调整分类,对竞争类企业要求调整为功能类或公共服务类严格把关,对功能类和公共服务类企业要求调整为竞争类积极支持。2015年,将申能集团由公共服务类企业调整为竞争类企业,并确立其面向全国发展的综合性能源企业目标。

与此同时,上海市国资委积极推进整体上市或核心业务资产上市,稳妥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2013年以来,先后完成绿地集团、现代设计集团、上海城建整体上市,整体上市或核心资产上市企业已占竞争类产业集团总数的2/3。功能类企业,运用市场机制,促进公共资源配置市场化。2014年以来,国际集团、国盛集团完成改组转型,划转股权项目资产总额约800亿元,盘活存量资金近400亿元,资本运作80亿元。申迪集团、临港集团、申虹公司、同盛集团等承担的国际旅游度假区、虹桥商务开发区、临港先进制造业装备基地、洋山深水港区等重大城市功能区域建设按节点进展顺利。公共服务类企业,进一步理顺与政府关系,探索“政府购买服务+特许经营”等市场化运营模式,公共服务效率不断提高。久事公司深入推动公交体制机制改革,提高公共服务能力和水平,乘客满意度指数连续5年排名行业第一。

完善服务体系

实际上,上海市国资委在全面推行企业领导人员任期制契约化管理的基础上,加大科技创新指标权重。其中,竞争类企业创新转型考核的权重占30%-35%,转制科研院所创新转型考核的权重占50%。27家竞争类企业编制与法定代表人任期相一致的创新转型专项规划,实施创新转型专项评价,结果与任期激励挂钩。

发挥国资收益资金支持的杠杆作用。每年安排不低于30%的国资收益资金,重点支持主动承接国家或部市级重大专项的企业,带动企业加大创新投入。目前,累计安排48.36亿元国资收益资金支持了大飞机、燃气轮机、集成电路、硅材料集团等5个国家和市级重大项目、95个企业重大创新转型项目。

鼓励企业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提升企业国际竞争力。近年来,市国资委系统共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40余名,入选中央、本市“千人计划”共19人,在企业关键岗位发挥了积极作用。二是鼓励企业积极探索人才晋升双通道机制。设置首席工程师、技术总监等专业岗位,匹配相应的薪酬分配制度,形成技术性创新人才实现价值的新通道。发挥各类高端人才在产学研联盟、凝聚团队、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中的核心作用,带动整个国资系统人才队伍的健康发展。三是加快系统高端人才队伍建设和培养。通过重大项目平台集聚各类创新人才,目前市国资委系统共有8.7万名科技人员,中科院院士1人,工程院院士7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130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3人,国家科技奖项负责人13人,市领军人才85人,浦江计划人才专家7人。

上海市国资委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容错机制”,明确改革创新项目因客观因素未实现预期目标,在考核评价和经济责任审计时不作负面评价。

“目前,上汽集团、上海纺织等企业将容错机制写入了公司章程或制定个性化、流程式、可操作的创新容错细则,从企业层面落实营造支持改革、鼓励创新的氛围环境。”金兴明表示。

责任编辑:
回到首页 回到顶部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征稿启事 | 广告服务 | 百度地图 |

本网站由汇能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粤ICP备2022077823号-2

信箱:317493128@qq.co m 媒体合作QQ:317493128

电子商务协会 360安全认证 网络报警平台 不良举报中心 中国文明网 无线互联网
1999-2020 www.huineng.042.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