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能网 >资讯>矿业>

兖矿集团转型进行时:抓住改革“牛鼻子”

2016-08-05 13:52:46 来源:新华网
      随着“煤炭十年黄金期”的结束,过去长期发展中积累的深层次矛盾逐步显现。面对生存发展的严峻考验,兖矿集团抓住改建国有资本投资公司的难得机遇,把深化改革作为破解发展难题的“牛鼻子”,解决了多年没有破题、不敢动、不敢干的大事难事。

作为山东省首批实体企业改建试点单位,兖矿集团健全“三会一层”法人治理结构,制定“1+4+N”改革配套文件,构建起三级管控体系。

“充实内部董事,引入外部董事,形成4名执行董事、4名外部董事、1名职工董事‘441’董事会格局。党委常委会成员5-7人,与董事会成员交叉任职。经理层形成‘1+7’工作格局。”谈到法人治理结构的改革,兖矿集团党委常委、董事张胜东说。

近年来,兖矿集团以精干高效为目标,开展“瘦身行动”,经过两轮机关机构改革,总部机关机构由48个减少至10个;管理人员由867人减少至100人。集团整体机构数量减少50%,管理技术人员减少25%,中层管理人员减少150人。开展人力资源“五项整顿”,累计减少各类用工2.1万人,向资源开发基地转移人员7100人,年节约人工成本18亿元。

“在当前大环境下把握经济发展“S型曲线”规律特点,我们一直在思考如何推动企业向创新驱动型转变。”张胜东介绍说,“兖矿集团设立了1亿元‘双创’基金,实行‘两清单一倒逼’:分产业、分单位列出创新创效‘正面清单’和减亏止亏‘负面清单’,建立效益倒逼成本机制。144个项目创效37.85亿元。”

在改革过程中,兖矿集团还变革监督保障机制,实现廉洁国企建设新突破。记者在兖矿集团采访了解到,兖矿集团原来大部分采购项目都是通过中间商来进行,多的时候中间商有将近7000家。这些中间商不少都是矿上职工“七大姑八大姨”办的,实际上就是“寄生虫”,长期吸附在企业身上吸血。集团顶着巨大压力清理中间供应商6500多家,节约采购成本15亿元。

张胜东告诉记者,兖矿集团正努力抓住用好国家化解过剩产能和治理“僵尸企业”的各项政策,打好治理结构性矛盾攻坚战,着力优化区域结构、产业结构、资产结构、投资结构和人才结构。围绕传统产业新型化、新兴产业高效化,推动煤炭、化工、装备制造、现代服务等产业发展向中高端迈进,积极培育光伏发电、现代信息、电子商务等产业。坚持投速、投量、投向、投效相结合,加大金融资产、新兴产业和科技研发投入,抓住大宗商品价格低位运行的有利时机,以陕蒙和澳洲为重点,兼并重组一批优势项目和资源,实现腾笼换鸟、转型升级。

责任编辑:
相关新闻
回到首页 回到顶部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征稿启事 | 广告服务 | 百度地图 |

本网站由汇能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粤ICP备2022077823号-2

信箱:317493128@qq.co m 媒体合作QQ:317493128

电子商务协会 360安全认证 网络报警平台 不良举报中心 中国文明网 无线互联网
1999-2020 www.huineng.042.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