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介绍,“海洋六号”船7月8日从广州起航并于7月18日抵达西太平洋海山区开始调查工作,先后利用多波束测量、浅地层剖面、箱式取样、海底摄像等手段,对我国富钴结壳合同区及其周边海域开展了地质调查。经过20多天的连续作业,取得了预期的科学考察成果,完成了对合同区嘉偕海山群的多波束全覆盖高精度地形与回波勘探调查,进一步检验了多波束回波勘探技术在富钴结壳及海底底质调查中的应用效果,另外,“海洋六号”还首次进行了可视箱式取样并获得成功,进一步完善了其海底地质取样技术。
在第一航段科考期间,“海洋六号”受到多个台风的侵扰,特别是今年第5、第6号台风“奥麦斯”和“康森”都是在调查区附近形成。“海洋六号”准确预判,果断决定向南转移至嘉偕海山群继续作业,避免了台风对海上调查工作的不利影响。
据介绍,开展大洋南极科学考察是一项具有重大意义的科学活动,对我国参与国际海底资源开发、维护我国在国际海底的合法权益,以及人类和平利用南极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海洋六号”船本次出航主要包括3个航次,分别是大洋第41航次科学考察、中国地质调查局2016年深海资源调查航次和南极科学考察航次。全部行程预计历时282天,总航程近6万公里,计划于2017年4月中旬返回广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