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块间分化明显
首周领涨的钢铁板块在进入第二周后动能略显不足,虽然第二周价格环比上升的33种商品中钢铁板块占了6种,但钢铁的代表性商品铁矿石价格第二周却开始转向,以2.04%的跌幅在钢铁板块中垫底。而此前一周铁矿石价格涨幅为1.43%,仅次于无缝管。铁矿石价格回落拖累了成材价格。反而是能源板块第二周继续发力,以原油(+4.04%)领衔,动力煤(+1.4%)、焦炭(+3.13%)等品种维持价格稳健上涨。原油第二周的强势表现增强了能源市场的价格上涨动能,液化气、柴油、甲醇价格也维持涨势。但整个板块表现依旧不同步,呈现“煤强油弱”的分化局面,燃料油、汽油价格继续领跌,且燃料油价格以2.15%的跌幅居整个榜单的跌幅榜冠军位置。
进入8月份,有色板块呈现两极分化,第二周分化更为明显,锡(+2.63%)、锌(+0.57%)等商品价格涨势不减,而镍(-0.99%)、铝(-0.92%)、铜(-0.31%)等基本金属价格却陷入回调。农副板块亦如此,以生鲜为代表的鸡蛋、生猪价格遥遥领先,且鸡蛋以4.71%的涨幅成为第二周的上涨冠军,豆粕、菜籽油等价格却差强人意。
虽然第二周市场仍保持了涨势,但每一板块间都开始明显分化,尤其是煤焦钢表现突出,动力煤、焦炭、钢材(无缝管、螺纹钢等)价格强势上行,且动力煤期货价格年内累计涨幅达60%,现货价格涨幅也超过20%。
后期上涨动能趋弱
生意社大宗商品分析师范艳霞指出,第二周市场之所以呈现不同步上涨,主要有几方面原因:一是部分商品的补涨,如动力煤、焦炭等,这部分商品价格已触及5年甚至10年新低,有很大的反弹需求;二是供给侧改革导致去产能加速,多个省区市都在压减、退出钢铁、煤炭产能,比如黑龙江近日就提出到2020年底前压减炼钢产能610万吨;三是中秋临近,部分市场开始备货,影响较大的就是农副类商品,诸如鸡蛋、生猪等;四是G20杭州峰会召开在即,江浙一带很多厂家开工受限,缩减了供应。
生意社总编、中国大宗商品发展研究中心核心专家刘心田指出,8月中旬开始,大宗商品市场走势开始逐渐清晰,房地产的火爆除带强了煤焦钢这股“清流”外,其余行业和板块基本上已经没有太强劲的上行走势,7月份市场价格的过度上涨和炒作使得8、9月份的行情过度透支。他认为,8月下旬市场已无太大上涨动能,甚至可能会回调,并预计市场最快将于中旬末开始转向。能源、农副、纺织等表现相对传统的板块回调整理可能性较大,不被看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