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嘉县岩坦镇屿北村
这个8月,对于浙江省温州市永嘉县岩坦镇屿北村村民来说,崭新的生活蓝图正徐徐展开。在日前召开的村民代表大会上,村民代表全票通过一项决议:让古村落的原住民悉数搬迁至即将兴建的安置区,屿北古村落的产权则全部归村集体所有。当地将以村集体名义,同开发商合作,改造古村落,增加集体收入。
“出淤泥而不染,浊清涟而不妖”,在四周群山如莲花瓣的簇拥中,永嘉县岩坦镇屿北村宛若镶嵌于群山碧翠间的明珠,在千年流光中璀璨不灭。而自荣获“中国历史文化名村”“中国最美古村落”等殊荣以来,永嘉县、岩坦镇和屿北村的干部群众一直孜孜寻求保护古村落与提高百姓生活水平的双赢模式,三年后,他们的付出终于在这片土地上如花盛开。
古村落陷“人走屋塌”尴尬
永嘉县岩坦镇屿北村始建于唐,兴于宋,至今保留45座较完整的四合院古式建筑,其中省保单位11座。饱经风霜绕村壁立的古寨墙,静默流淌千年的护寨河,独具地方特色的木质瓦房……漫步在这里,都市的尘嚣被隔离,时光仿佛都在这儿放慢了脚步,然而如此世外桃源,却留不住村里人往外的脚步。
永嘉县岩坦镇屿北村
“老房子虽然外面看着古朴,但是里面狭小、破旧,不能装马桶和空调。”走进永嘉县岩坦镇屿北村副书记汪玉良一家三口居住的30平米的祖屋内,他无奈地摇头表示,很多人都受不了这样的居住环境,在外面不愿意回来。
记者了解到,自永嘉县岩坦镇屿北村被列为浙江省文保单位后,房屋审批已暂停十余年,这20年来,村里几乎没添过一砖一瓦。部分老屋出现坍塌,村民改善住房的愿望非常强烈。
这种情况并不是个例。为保护发展古村落,2013年到2015年,中央连续3年发文,分阶段提出要制定古村落保护发展规划。浙江也为全力守护可触摸“乡愁”行动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