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能网 >资讯>知识百科>

我国储气库建设为何明显滞后

2016-08-26 14:47:11 来源:中国能源网

“十二五”以来,随着国内天然气骨干管网的形成,为满足不断增长的市场需求,我国积极推进地下储气库建设,取得了阶段性进展。截至2015年底,设计工作气量达到52×108m3,未来发展潜力巨大。

调峰和应急能力建设

是天然气快速发展的必要保障

在能源转型的“关口”,尽管新能源在利用技术和经济性上取得了一些突破性进展,但短期内难以成为主力能源,而清洁、高效和便捷的天然气有望肩负起主力能源重任。大力提高天然气在我国一次能源消费中的比重,是我国推动能源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实现减排降耗的重要举措,需多方努力创造好的发展环境。尽管自“十五”以来,我国天然气取得了飞跃式发展,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处于早期阶段。2015年我国天然气占一次能源消费的5.9%,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的23.8%。一方面,天然气成本,特别是储运成本居高不下,在远离气田的市场与煤炭等低价化石能源相比没有竞争优势。另一方面,天然气基础设施能力不能满足行业快速发展需求,特别是应急能力远不能解决“削峰”的突出矛盾。

天然气生产和消费具有两大突出特征,即同步性和季节性。同步性主要体现在天然气生产与消费要在瞬时同步完成,季节性主要表现在冬夏季消费峰谷差较大。这两大特征决定了调峰是保证天然气安全、稳定、持续供应必不可少的环节,调峰能力是天然气产业发展成熟程度的重要标志。天然气调峰一般有储气库、LNG现货采购和通过可中断用户的调节等三种方式。从欧美发达国家天然气产业发展经验来看,加快储气库建设,提高天然气调峰和应急能力是加快发展天然气产业的必要保障。

责任编辑:
回到首页 回到顶部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征稿启事 | 广告服务 | 百度地图 |

本网站由汇能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粤ICP备2022077823号-2

信箱:317493128@qq.co m 媒体合作QQ:317493128

电子商务协会 360安全认证 网络报警平台 不良举报中心 中国文明网 无线互联网
1999-2020 www.huineng.042.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