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能网 >资讯>知识百科>

我国储气库建设为何明显滞后

2016-08-26 14:47:11 来源:中国能源网

欧美等国储气库运营模式

对我国有参考借鉴价值

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欧美国家就开始将储气库作为天然气产业链中不可或缺的关键环节重点发展,全面引导储气库商业化独立运营。其突出特点表现为独立于管网商业化运营。

从发达国家经验来看,储气库运营模式的选择与天然气市场及产业发展的成熟程度有关。在天然气行业发展早期阶段,储气库一般作为管网的配套设施捆绑运营。之后储气库逐渐从管网中独立出来,实现商业化独立运营。具体有三个方面特点:一是发展初期,储气库往往由天然气供应商或管输公司建设;二是随着市场逐步成熟,储气库业务从生产、管输业务中分离并独立运营;三是储气库业务分离过程中往往借助政府行政手段。欧美等国储气库运营模式及其演变历程,对我国发展储气库业务具有参考和借鉴价值。

储气库独立运营模式不仅需要成熟的市场机制,而且需要完善的外部环境。欧美国家天然气市场容量巨大。以英美为例,两国的天然气在能源消费中的比例已经达到30%以上。储气库具有投资大、投资回收期长、技术密集等特点,欧美国家放开储气库市场准入,多元化扩展投资渠道,实现储气库商业化运作。这既有利于筹集资金、分散风险,又保障储气库建设项目赢利并保持良性发展。储气服务费用与管输费分离后,欧盟和北美等国通常按服务成本法或成本加成法制定确定储气费率。欧美等国在大力推行天然气市场化和第三方准入的同时,也加强了对储气库环节的监管,特别是储气库服务价格的监管。欧盟的储气库业务经过五十多年发展,已培育了德国VGN公司、法国Storengy公司等为代表的专业独立储气库运营商,他们已掌握成套的储气技术及标准、满足不同需求的储气服务合约和成熟的运营管理体系。

深化体制机制改革

推动储气库市场化运营

我国天然气产业发展既要积极学借鉴欧美成功经验,也要结合我国产业特点,探索合适的发展路径。从现阶段来看,综合考虑天然气市场培育、价格市场化改革、政府职能转变等进展程度,按照“市场方向、顶层设计、远近结合、系统推进、渐进路径”的原则,基于“谁受益谁投资、谁专业谁运营、谁享受服务谁付费”的准则推进市场体系顶层设计,着眼于建立政企分开责任明确的天然气投资管理体制、完善储气库市场运营机制、加强市场监管,统筹协调、积极稳妥地深化体制机制改革,逐步实现储气库的市场化运营。

构建差异化天然气储备管理体系。通过实施差异化鼓励政策,构建“立体化、橄榄型”天然气储备体系,明确政企储备义务及责任划分。坚持以国家储备为基础,以商业储备为主体,以城市应急储备为补充,逐步将我国储气库调峰能力提升至国际平均水平,并以此为目标驱动储气库建设多层级、全角度发展。

建立独立的储气调峰定价机制。参照国外经验,同步天然气价格市场化的进程,逐步建立独立储气调峰定价机制,在天然气价格体系中增加储气服务费用科目,使天然气业务链上各环节的储气库投资主体均能获得合理的投资回报,使储气库成为具有独立盈利能力的业务。逐步实现储气库运营独立化、业务商业化、服务标准化,成为一种价格公开透明、可在市场上自由交易的服务性商品。

加强储气调峰领域的市场监管。按照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以及“完善市场监管”等要求,明确天然气业务链各环节市场主体调峰责任与储备义务,支持各类市场主体依法平等参与储气库的投资、建设和运营,同时加强储气调峰领域的市场监管,保障各类社会资本公平有序地参与市场竞争。

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助力储气库快速建设

建议从保障天然气成长为主力能源的战略高度,多方施策,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推动储气库业务又好又快发展。

开展全国性地质勘查,掌握适于建设地下储气库的资料。在相关政府部门主导下,在渤海湾盆地、松辽盆地以及南方盆地积极开展含水层建库目标的研究,寻找含水层建库有利目标,建设多元化类型地下储气库,满足不同调峰需求。

加大对储气库建设工程技术基础研究方面的支持力度。探索政府主导、企业参与、产学研紧密结合的模式,重点突破盐穴储气库溶腔技术、含水层储气库建库技术等技术难题,大幅度降低储气库建库成本和建设周期。

分类实施财政支持,创造多元主体参与条件。借鉴欧美的发展经验,为储气库投资设置优惠利率,适当延长贷款期限,降低放贷门槛,激活储气库建设的投融资市场,为储气库项目打造全方位的投资环境。

(王震系中石油集团政策研究室副主任;丛威系中石油规划总院经济所综合经济研究室副主任)

责任编辑:
回到首页 回到顶部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征稿启事 | 广告服务 | 百度地图 |

本网站由汇能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粤ICP备2022077823号-2

信箱:317493128@qq.co m 媒体合作QQ:317493128

电子商务协会 360安全认证 网络报警平台 不良举报中心 中国文明网 无线互联网
1999-2020 www.huineng.042.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