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期货难跌 现货涨势不停
目前的现状是季节性旺季来临,前几个月的火爆行情推升了大家对旺季的预期,贸易商备货积极,工厂乘机大幅调升价格。后市只要是终端需求能如预期就能支撑前 期的现货大涨,现货价格下跌可能至少要等到10月份旺季逐渐结束。但如果需求不如预期的好,旺季也会降价。从目前房地产数据以及在产产能的增加情况来看不 排除出现第二种情况的可能。当然短期这种情况还没有出现,现货还在涨价趋势中,且工厂库存较低,资金宽松,降价的可能较小,期价或继续维持高位震荡并不排 除继续有所走高。但1200以上的价位做多需要及时止盈。
从区域看,本周价格上涨的幅度各区域都比较大,尤其是华南和华中等地区。沙河地区价格也是连续上涨,累计幅度在50-60元以上。西南和西北等地区开始加大了跟进的步伐。
产能方面,河北南玻二线900吨冷修完毕点火复产。近期有点火意向的还有沙河大光明、临沂中玻、淄博金晶和新建生产新沙河德金六线。上述生产线复产点火时间待定,部分生产线还需要环保部门的批准。
油脂利多“咀嚼”太久 需要回调蓄积动能
8月上中旬,国内外油脂价格“联动”劲涨,势头好过市场预期,主要得益于“多方利多”恰合时宜的“合力”拉动,而一些利空声音则被瞬间盖过。
截至8月19日,国内散装一级豆油现货均价为6361元/吨,较7月29日上涨292元/吨,涨幅为4.81%;当日国内进口24度棕榈油现货销售均价为6153元/吨,较7月29日上涨436元/吨,涨幅为7.63%。
显然,棕榈油涨势更为凌厉,多数时间起到领涨作用,也是带动全球植物油脂价格上行的主要因素之一。只不过在现货市场,棕榈油因涨势过猛、价格过 高,多数时间呈“有价无市”窘境,而因豆棕现货价差缩窄至历史最低位,部分程度上反而“成就了”豆油现货需求,其购销较棕榈油活跃。
棕榈油可能需要回吐更多之前的超涨幅度,方能重新获得中国、印度等主要进口国的采购意愿,尤其是考虑到中国国内实际上“并不缺油”,棕榈油近期库存偏低,是较往年库存量相对而言,但有可能在之后成为“常态”。
预计四季度国内油脂价格重心存在适度抬升的空间。故在此波回调过程中,现货需求主体及贸易主体可逢低逐步、适量补充库存,待价格止跌企稳后,可适度放量扩充原有库存,终端需求主体可备货至1个月用量,贸易主体可扩充库存至15~20天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