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门槛亟待提高
事实上,新能源车高额补贴成为车企盈利来源后,并未转化为技术投入,目前新能源车的体验度仍不高。
以新能源车的核心部件动力电池为例,由于部分企业采用单纯的采购方式,对于消费者最为关心的电池寿命和使用中的衰减程度,并不能给出准确答案。一位新能源车销售人员坦言:“与汽油车不同,新能源车的动力来源为电池,而电池具有使用寿命的限制和电量衰减的特性,因此很多消费者在购买新能源车时,都会对电池产生疑问,但由于缺乏相关信息,通常我们都尽量回避此类问题。”
据了解,国内在售的新能源车中,77%的车型使用主流的三元锂电池,以目前的技术水平,新能源车搭载的电池使用寿命仅为3-5年。同时,消费者的日常使用,以及经常使用快速充电,都会使电池出现衰减。数据显示,当新能源车的电池容量衰减到初始容量的80%以下时,该车的续驶里程会明显减少;当电池容量衰减到70%以下时,则需更换电池。对于一辆新能源车来说,电池成本占车辆总成本的40%以上,以一辆售价10万元左右的新能源车为例,更换电池的价格将高达近5万元。
张志勇认为,目前新能源车充电慢、续航里程短等技术问题亟须解决,但电池衰减问题同样不可忽视。目前,众多车企均不明确旗下车型电池的使用寿命及衰减周期,显示出车企对电池技术的不自信,需要车企和电池生产企业合力进行解决。同时,国家需提升新能源车技术门槛,倒逼车企提升新能源车体验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