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城乡规划改革工作座谈会昨天在济南召开。会议明确,城乡规划将向全域统筹规划、存量规划、民生规划、制度规划转变,加快推进“一张图”“一张表”、“城市修补,生态修复”、简政放权等改革。
住房城乡建设部副部长黄艳副在会上提出,要积极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在工作思路上做好四个转变:一是从中心城区向全域管控转变,做好“统筹规划”;二是从外延扩张式向内涵提升式转变, 做好“存量规划”;三是从注重物质空间布局向以人为核心转变,做“民生规划”;四是从技术成果向公共政策平台转变,做好“制度规划”。通过“树威信,补短板,增能力”,重点从4个方面研究推进改革工作:一是加快推动城市总体规划改革,将城市总体规划编制内容改革简化为“一张图”“一张表”,加强城市总体规划实施评估和监督改革,实施“一督查”“一公开”“一报告”,同时按照谁审批、谁监管、谁有同意修改权力的原则,明确各级政府的审查内容;二是着力提升城市文化特色和生活品质,各城市要分层次有重点开展城市设计,大力推进“城市修补、生态修复”,做好历史文化街区划定和历史建筑确定工作;三是提升城乡规划治理和服务水平,简政放权,推进城乡规划管理“放、管、服”,全面推进城乡规划委员会制度建设,完善公众参与机制,协调多元利益诉求,发挥城乡规划信息管理平台的作用;四是继续推进省域空间规划工作。
黄艳副部长强调,落实中央城市工作会精神,构建国家空间规划体系,城乡规划工作要“观大势、识大局、谋大事”,通过全流程、全方位的改革,使城乡规划真正成为落实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保障、建设宜居城市的战略引领、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途径,切实发挥“规划龙头”的作用。各级规划管理部门要敢于担当、勇于作为,上下通力合作、全面系统推进,共同把城乡规划改革工作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