翁冬冬告诉财经天下,VR头盔的核心技术主要是三项,一是OLED屏幕,这一块目前主要依靠三星和索尼提供,包括Oculus和HTC都只能向三星购买。二是光学系统,技术门槛并不高,不难做到。最后是定位系统,这次Valve对外开放技术,以后第三方硬件厂商想做出类似HTC Vive的头盔已不是特别难的事了,“对于HTC来说将会是一个令人头疼的问题”。
从概念之争到效果之争
2014年9月,王明杨加入暴风科技,任职暴风魔镜产品软件研发总监,帮助冯鑫研发出第一代暴风魔镜。
那时候,谁也没有想到,在2015年的A股市场,暴风科技刚登陆创业板,就创下30多个连续涨停纪录,被戏称为中国第一科技“妖股”。王明杨恐怕更没有想到的是,在被资本市场推至疯狂巅峰后,暴风科技为安全着陆而苦苦寻找的最佳业绩题材,最终竟然会锁定在他曾经参与过的这个“内部创业项目”上。
事实上,王明杨在暴风魔镜团队只待了一个月便选择离开了。他现在的身份,是VR公司焰火工坊创始人兼CTO。
离开的原因,在他看来是“大家对VR的理解上存在冲突”。王明杨对记者回忆,当时整个暴风科技正忙着筹备上市,CEO冯鑫提出VR产品应该采取“快速迭代、快速推向市场”的策略。
“其实他们也清楚自己的技术实力相对较弱,但还是坚持根据自己掌握的技术先把产品做出来,让用户感觉到有东西可以。”王明杨并不认同这种快攻策略,因为他知道VR的设计模式、底层技术以及核心体验,跟过去传统手游或者PC产品的开发完全不一样,必须要有技术、设计、意识上的足够积累,才能做出真正的VR产品。王明杨更倾向于首先应该掌握一些自己的底层技术,但是冯却认为“公司并没有时间去做这种事儿”。
暴风科技确实在用风暴速度来打造他们的VR产品——从最早开始做暴风魔镜,到最终成品上市,前后只花了不到一个月的时间。按照王明杨当时的设想,他更希望暴风的VR产品能够对标三星的Gear VR,但是暴风的迭代速度实在太快。
Gear VR是三星公司联合Oculus在2014年推出的一款移动VR眼镜,搭配三星智能手机使用,被公认为是目前移动端VR体验最好的一款产品和标杆。
“相比起暴风魔镜,Gear VR从开始立项到开发者版发布,花了快一年半的时间,所以这两款产品在业界的影响力也完全不同。”王明杨一直关注暴风魔镜的迭代产品,他认为,尽管已经积累近两年时间,但暴风魔镜在VR技术能力上,距离这个产品立项之初,其实并没有什么本质的变化。
▲ 焰火工坊CEO 娄池
“暴风的对标显然不是Gear VR,更多的是谷歌Cardboard(编注:谷歌用纸盒和光学镜片制作而成的低廉手机VR眼镜)那种产品。”焰火工坊CEO娄池告诉财经天下,“暴风一年迭代了5代魔镜产品,从1代到5代还是一个塑料壳子,等它出一个类似Gear VR的产品时就会知道做好这个品类有多难。”
尽管被外界多有诟病其产品技术含量有限,但暴风魔镜的现任掌门人——暴风魔镜CEO黄晓杰更看重手机VR眼镜的移动性。
“Oculus和HTC的产品我体验过,也非常好。”黄晓杰告诉财经天下,“如果谷歌的Daydream(编注:谷歌基于安卓系统推出的VR平台)系统真的流行起来,成为生态的一部分,其实垂直PC业务是没有价值的。”
黄晓杰口中的“垂直PC业务”,就是HTC Vive和Oculus这一类需要将头显设备对接外部PC主机的VR硬件解决方案。
HTC Vive的体验虽然好,但现阶段的Vive产品也存在几个让普通消费者难以亲近的“高门槛”。第一是价格高,6888元的售价仍会令很多人望而却步。此外,使用Vive还有两个隐藏成本——用户还要准备一台配置性能足够强大的PC电脑——4GB以上内存、英特尔i5-4590处理器、GTX970显卡等,仅GTX970显卡这一项的价格就要2000元人民币。另外,Vive的使用环境需要一个不能小于2×1.5米的无遮挡空间。因此,很多人将HTC Vive视为土豪级别的VR产品。
相比而言,暴风魔镜这类VR眼镜虽然体验感不足,但自2014年开售至今,通过线下国美、苏宁、手机卖场,以及京东淘宝等在线渠道,其总销售量已经突破100万台,每台仅售99元人民币。
“HTC作为一家手机企业,为什么首先选择做的是PC VR而不是移动VR?”汪丛青对财经天下说,“因为PC VR拥有高能量的处理器、显卡以及高频率屏幕,否则你很难体验到最佳效果。“现在几乎每一个插上手机的VR眼镜,你使用几分钟后眼睛就会感到不舒服。”
“我们已经花了好几年时间在研发VR头盔,有上百个工程师负责去研究如何能做到更好的体验,不管下一代是移动或者是PC产品,我们已经都做了很久,这是目前行业内大多数竞争对手做不到的。”汪丛青拒绝透露目前Vive的具体销售量数据,但强调今年HTC在VR产品线的主要KPI是“尽快把市场教育起来,让用户知道什么是真正的VR体验”。
为了与暴风魔镜这类以“移动”为特色的VR眼镜作出区别,HTC认为,用户对于产品的实际体验环节,才是对品牌推广和销售具有决定意义的。简而言之,他们坚信“事实胜于雄辩”。
这个想法体验在一个细节上。几乎每一位与HTC VR部门联系采访的媒体记者,都会被其PR人员问及同一个问题:此前你是否已体验过HTC的VR设备,并与其他市场热销的VR产品做过对比。
进入HTC位于中关村的独立写字楼,在一楼的空旷空间设有一个鼓励任何行人随意开启使用的Vive头显体验区。在HTC VR团队的办公区,预备了一间更专业的VR体验间。每一个参观者都会被建议带上头盔、耳机,手持两个交互手柄,站在屋子的中央,体验一段VR视频—— 一只数米长的鲸鱼与你擦肩而过,游走的最近位置感觉就在距离身体不超过1米的范围。
单独一台HTC Vive头显的售价略高于一部苹果iPhone或三星新一季的旗舰手机。汪丛青认为,现阶段用户要花这笔钱才能享受到VR所特有的沉浸感。如何让用户了解真正的VR效果,HTC想到的办法虽然听起来很笨,但可能也是唯一有效的——让尽可能多的消费者有机会在线下试用到Vive的头显。只有亲眼所见,才能感受到VR在“身临其境”上的强大表现力。
为了快速教育市场,让用户了解Vive的VR体验,HTC Vive在今年与国美、苏宁、大连锁公司、网吧、KTV等场所,在全国数十个城市展开线下体验店的合作。目前在国内,这一类合作双方共同投入资源的官方体验店,已经达到数百家。
汪丛青告诉财经天下,自己的团队虽然在今年上半年急剧扩张,但至今不过几十人,要管理一个庞大的线下体验店,需要用更巧妙的办法,达到四两拨千斤的运营效率。
“已经有不少人找到我们,说他们想要做(体验店)这个事情了。”汪丛青和他的团队其实很早就已经发现,数量更多的第三方体验店,从去年开始,在网吧、游乐场以及商超等场所相继出现,这些第三方店铺愿意自己承担全部的店铺租金、装修以及购置Vive头显设备的费用,然后顾客付一定的费用来体验VR产品。
HTC并没有视暴风魔镜为敌。汪丛青和很多VR业内人士一样,都觉得暴风作为一家市场推广能力出众的公司,在国内最早推出VR产品,对消费者普及VR概念、教育市场其实是起到一定作用的。很多人都是先听说了暴风魔镜这款产品,才知道了VR这个科技名字。
不过,用廉价产品教育市场,也有其负面影响——很多对VR技术抱有好奇心的用户,在体验了低廉的VR眼镜产品后,很容易得出一个“不过如此”,甚至认为所谓VR效果是骗人的轻率结论。糟糕的体验,无形中会伤害了这个市场对于种子用户的培育。
“到底什么叫真正的VR?”黄晓杰并不愿意看到暴风魔镜成为“低端VR产品”的代名词,在听到外界的上述评价后,他反驳说,很多人会觉得移动VR的体验还没做过PC VR,我觉得这是错的,如果不具备移动性,它一定没有未来。
从概念的先进性之争到体验效果之争,再到更加预言式的“未来之争”,这场VR产品内部的辩论会,还会持续上很长一段时间。汪丛青觉得,没必要与友商纠结单纯的口舌之争。
“不止是现在,其实此前10年,很多中国公司做产品,一个最重要的策略就是出来要快,并且够便宜,用低价占领市场,我觉得这是错误的。一个成熟的市场你这样做没问题,但如果是一个全新的领域——还处于市场教育阶段,一家聪明的公司就应该对行业的上述习惯性的做法非常敏感,你要意识到自己的责任。”汪丛青说。
VR内容公司的“钱”景
“如果我现在是一个只有5个人的VR创业团队,肯定不会选择去做VR硬件。”汪丛青并不看好创业公司杀入VR硬件市场,“我会去做一些能够打动人心的VR内容,为什么非得选择一个要投入大量成本才能做好的方向?”
在国内最早一批从事VR影像内容制作的兰亭数字便是这样一支创业团队。
2014年9月,孙文博抱着一个Oculus的VR头盔,找到正在家里打游戏的庄继顺。“我的第一感觉是这产品体验真的好炫,但是我接下来说出的第二句话,却跟所有人都不一样。”庄继顺对财经天下说,“我想到——VR的广告位置是无限的”。因为传统影视是16:9的画面,但是VR的画面却是360度的。趁着年轻,庄继顺和孙文博决定往VR方向创业。
不过,庄继顺和孙文博对当时的VR产业做了一番调研之后,并没有将创业项目定位于广告方向,而是选择了做VR影视创业,因为“团队自身具备影视基因”。
兰亭数字的VR影视内容,覆盖电影、综艺节目、真人秀、演唱会、体育赛事等节目类型。2015年以来,兰亭数字陆续出品了中国首部VR电影《活到最后》、中国首部VR MV《敢不敢》、中国首部VR直播对战真人秀《荣誉之战》、中国首部VR格斗《昆仑决》,以及中国首档VR音乐类综艺《谁是大歌神》等内容。作为这个细分领域的第一代开拓者,庄继顺开玩笑说,眼下最大的挑战就是这个领域前无古人,导致“抄无可抄”。
如今作为兰亭数字联合创始人的庄继顺主要负责BD工作。从去年开始,他与投资人沟通时,经常被问到的一个问题是:“VR多久才能开始赚钱?”
“你会发现他们很多人根本不想了解你为什么想做VR、你的愿景是什么,他们坐下来就说——如果你同意让我投,现在就可以跟你签ts(term sheet 风险投资协议)。” 看到投资人对于VR产业的追捧竟如此盲目,庄继顺并不开心。兰亭数字甚至曾经一度对外唱衰自己所在的VR行业。
“我们唱衰VR是因为这个行业的发展速度过快,虚火太多。”庄继顺在见了120家投资方后,选择了其中的三家,“我们需要传统资源以及最中立的机构投资人。”2016年3月,兰亭数字宣布完成由 华策影视 领投的pre-A轮融资3150万元,公司估值达到2.1亿元人民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