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杠杆:资产负债率有所降低,去杠杆效果有所显现
相对而言,水泥行业的资产负债率水平不算特别突出。据Wind数据显示,2015年上半年水泥行业的资产负债率(整体法)为56.93%,而今年年中的资产负债率为56.13%,较去年有所降低。
具体到单家公司而言,今年年中资产负债率较去年同期有所提高的水泥企业共有7家,其余13家皆有所下降。资产负债率提升明显的公司中,有两家企业值得关注,分别是福建水泥和冀东水泥,这两家公司资产负债率分别提高了15.24%和7.42%,分别达到71.57%和74.90%,资产负债率水平在20家公司中分别位于第三位和第一位。
而海螺水泥的资产负债率减少幅度是20家公司中最多的,从去年年中的32.13%降到今年年中的27.18%,降幅在15%以上。
除了资产负债率外,权益乘数和产权比例也能反映企业的负债程度。
其中,权益乘数又称股本乘数,是指资产总额相当于股东权益的倍数。权益乘数越大表明所有者投入企业的资本占全部资产的比重越小,企业负债的程度越高。
以下是20家企业2016年中期权益乘数情况,其中,有4家企业的权益乘数在3以上,最高的冀东水泥达到了3.98;8家公司权益乘数在2以下,最低的是博闻科技,仅为1.09。整体而言,一半以上企业权益乘数较去年同期减少,说明企业负债程度有所降低。
产权比率是负债总额与所有者权益总额的比率。一般来说,产权比率可反映股东所持股权是否过多,或者是尚不够充分等情况,从另一个侧面表明企业借款经营的程度。产权比率越低表明企业自有资本占总资产的比重越大,长期偿债能力越强。整体而言,在该项指标上,水泥行业的产权比率普遍有所降低,仅6家公司产权比率较去年同期上升。详情如下表:
如上多项数据表明,今年上半年水泥行业在去杠杆方面也取得了一定成效,行业整体资产负债率维持在56%的水平,一半以上公司资产负债率降低。
降成本:成本控制效果有所表现,12家企业取得净利润
成本费用利润率是企业一定期间的利润总额与成本、费用总额的比率。简单来说,成本费用利润率指标表明每付出一元成本费用可获得多少利润,体现了经营耗费所带来的经营成果。该项指标越高,利润就越大,反映企业的经济效益越好。
以下是今年中报显示的20家上市水泥企业的成本费用利用率情况:
从上述指标来看,20家企业中有一半企业今年的成本费用利润率得到提升。其中,新力金融从2015年中的4.92%涨到了今年年中的63.75%,暴涨了近12倍,是20家企业中提升最多的一家。
如前所述,新力金融成本费用利润率的大幅提升与公司的转型关系密切。除此之外,金圆股份的成本费用利润率也由2015年中的2.01%涨到了今年年中的12.33%,增长了倍多。
对于利润大幅提升的原因,金圆股份表示,一是由于西藏地区水泥需求逐步增加。报告期内,公司全资子公司互助金圆之子公司青海宏扬加大了对西藏地区的市场开发力度,提升销量,2016年1月-6月,青海宏扬净利润同比增幅较大;二是由于自2015年以来,公司强化地区发展战略,出售山西两家子公司,集中资源发展青海地区水泥业务。公司积极推进延伸产业链的发展战略,在青海区域布局商品混凝土市场,通过收购部分商混公司,使公司有效发挥水泥、商砼上下游业务的协同作用,快速提高了终端市场份额。
而减幅较大的公司分别是博闻科技、ST狮头和冀东水泥,这三家公司在2015年中的利润总额都为正,到今年中全部转负。其中,博闻科技的利润总额由去年上半年的1.14亿元变为今年上半年的亏损300万元;ST狮头由赚47万元变为亏4374万元;冀东水泥则由上年同期的赚8126万变成今年的亏11.48亿元。正是利润总额的大幅下滑导致这些公司成本费用利用率迅速降低。
不过,对于利润大幅下滑的原因,上述公司解释不一。其中,博闻科技在中报中表示,主要是去年同期公司通过上海证券交易所竞价交易系统减持联营企业新众和股份有限公司无限售条件流通股份导致投资收益增加,而本报告期内无此交易事项。今年上半年公司营业收入主要来源于水泥销售收入,实现营业收入840.14万元,同比增长19.20%,主要是水泥销售量增加。
冀东水泥则表示,公司本期利润总额较同期降低,是由于同期秦岭水泥重组贡献了12亿元重组收益,事实上报告期内公司一直以低成本和区域领先策略为指导,使公司水泥销量同比增加了20.33%,水泥生产同比降低了21.12%。
不过,ST狮头则表示,报告期内,公司经营受宏观经济形势及山西市场需求疲弱的影响,水泥产量、销量及售价均处于低位,设备运转率低,导致水泥成本不能有效降低,成本与售价倒挂,报告期公司亏损。
另外,从营业总成本占营业收入比例的变化情况也能反映企业在降低成本方面的变化情况,以下是中报显示的该项数据列表:
就该项来看,20家企业中,有13家企业的营业总成本占营业收入比例较去年同期有所下降,7家有所提升。说明整体而言,水泥行业企业今年上半年在控制成本这一项上较去年同期有一定程度改善。
具体到单个公司而言,该项数据与前述成本费用利润率反映的情况有所相似。例如营业总成本占营业收入比例下降幅度最大的前三家公司分别是新力金融、金圆股份以及天山股份,与前述项重合度较高。
而营业总成本占营业收入比例上升最快的三家公司ST狮头、博闻科技、福建水泥同样也是成本费用利润率降幅居于前列的公司。其中,ST狮头的营业收入总成本占营业收入比例由去年年中的98.13%上升到了今年年中的180.86%,同比增长84.31%,增幅在20家公司中位居第一。
整体而言,20家企业中,有12家公司今年年中取得净利润,8家公司利润为负。
综上,水泥行业今年上半年的“三去”工作取得一定成效,但产能过剩局面仍十分严重,去产能工作任重而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