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经济作为全球化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和全球有互益性的影响。习总书记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11次会议上首次提出供给侧改革,显示了中央经济治理思路的重大转变。中央正是立足国内、放眼全球,提出了供给侧结构改革的战略部署。
矿业作为传统基础性产业其走势与全球的需求、金融货币政策、地缘政治密切相关,当前面临深度调整,通过供给侧改革化解产能、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结构调整注入新的动能,可促进矿业健康发展。
全球经济面临的千年大变局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刚刚发的关于世界经济2016年展望,标题是“下降的需求,走低的预期”,它从传统的宏观经济学的角度来观察经济,当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需求决定经济增长。现在需求严重不足,还在下降,所以全世界的预期都在走低,这个是非常严重的,不容忽视的问题。
中国作为第二大经济体,受到世界经济形势的影响。世界经济好我们也好,世界经济形势不好对我们也有影响,反过来,中国经济好带动全球增长,中国经济不好,也会使全球经济下滑,我们不可能一支独秀、独善其身,这是非常客观的现实。
从金融方面看,各国宏观经济运行非同步,政策倾向南辕北辙,致使大宗产品价格变得不居、利率水平差异很大,在全球化的情况下,对资本就有不利,投机者可以套利;大宗产品价格变动、汇率变动、利率变动,三个价格变动造成了经济的不稳定,这种剧烈变动也反映了世界各国搞实体经济的人对经济增长的信心缺失。
中国经济增长2008年就开始减速了,和全球危机是同步的,物价水平、投资、房地产市场进入中期的调整,社会融资总量、利率水平以及扩张线,全部显示在向下走(社科院分析)。这些因素是我们分析矿业未来走势必须考量的总体背景。
矿业进入深度调整期,总体形势不乐观
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后,经济结构调整加速,对能源、资源的需求放缓,煤炭、钢铁等产能结构性过剩,矿产品价格持续大幅下跌,据国家统计局2016年1月27日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2015年规模以上采矿业利润总额降低近6成。2016年上半年全球矿业形势依旧延续了以往低迷的态势。虽然近期全球大宗商品市场略有震荡反弹之势,但是与前几年矿业高峰时相比,仍处于较低水平。主要表现在煤炭市场需求不足、产能过剩的矛盾依然存在,行业利润大幅下降、企业资金紧张、经营困难等问题依然突出。
各矿种中唯黄金、白银在金融动荡的格局中表现出其货币性,2016年出现大幅度反弹,是否可持续,还不可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