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央企牵头
成立煤炭资产管理平台
在煤炭去产能的过程中,煤炭央企所起到的作用不容小觑。
今年7月份,中国国新、诚通集团、中煤集团、神华集团出资组建的中央企业煤炭资产管理平台公司即国源煤炭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源煤炭)成立运行。
国资委表示,平台公司的主要任务是配合落实中央企业化解煤炭过剩产能,推动优化整合涉煤中央企业煤炭资源,促进涉煤中央企业瘦身健体、提质增效、结构调整和改革脱困。
同时,要处理低效无效资产深入推进,指导中央企业通过股票市场和产权市场处置低效无效资产、盘活存量。
而该平台刚刚成立没多久就迅速开展了工作。8月18日,国家开发投资公司在上海清算所发布公告称,其将持有的国投煤炭有限公司100%股权无偿划转给国源煤炭。
据了解,目前央企煤炭总产能8.46亿吨,除神华、中煤及五大电力公司外,不以煤炭为主业的央企产能约1亿吨,其中国投煤炭有限公司产能3600万吨。
申万宏源煤炭研究团队认为,央企中并不以煤炭为主业的公司将退出煤炭行业。如果顺利剥离,涉煤央企数量将大幅减少,产业集中度提升。
需要一提的是,前不久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深化国企国资改革,加快推动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改革试点,促进7大领域混改等。
业内认为,未来可能通过煤炭资产平台公司,进行煤企之间的资源优化重组,该退出的退出,该转型的转型,逐步实现去产能。
点评:
尽管该平台的成立在当时引起了较大的反响,但是截至目前,该平台仍旧没有什么大的作为。
2017年除了煤炭去产能将持续发力以外,央企改革也或将有大动作。在这样的背景下,不排除煤炭央企之间会有兼并重组等举措。而国源煤炭除了就深入推进煤炭企业化解过剩产能发挥效用以外,还或将承担着新一轮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的历史使命。
30个省市出台去产能方案
预计12月底前全部完成
2016年年初,去产能打响了中国供给侧改革的第一枪,煤炭去产能是重中之重,我国确定了全年2.5亿吨煤炭去产能目标任务。
随后,各省市踊跃出台去产能方案,有30个省市先后公布了去产能的具体任务和目标。
截至11月末,我国已经完成年初制定的去产能任务。
以煤炭大省山西为例,2016年,山西关闭退出和减量重组煤矿25座,退出产能2325万吨,安置职工20166人。其中,山西省属煤企所辖煤矿23座,退出产能2130万吨,安置职工20341人。截至11月26日,山西省内验收工作全部完成。
此外,河北省、青海省、河南省以及北京市等多地去产能工作都已经提前收官。
11月末开始,中央派多路考核组验收抽查各地今年钢煤去产能任务完成情况,预计12月底前全部完成。
但值得注意的是,尽管煤炭去产能从数字上来看完成得不错,但是人员安置和债务处理问题还不尽如人意。
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副会长姜智敏表示,除了中央的奖补资金外,地方政府也拿出了一部分钱,并提供了环卫、协管等岗位用于安置人员,不过这需要一个过程。
值得注意的是,刚刚结束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2017年的经济工作做了总体要求和布局,概括起来说就是继续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继续深入推进“三去一降一补”。
发改委为落实会议精神,更是把明年定性为去产能的攻坚之年。所以明年煤炭去产能力度将不会减弱,应该会在1.5亿吨-2亿吨之间。
以山西为例,未来5年,山西煤炭行业在扣除国家认定的先进产能后,产能退出率不低于12%,化解过剩产能1.1亿吨,安置职工近11万人。主要涉及焦煤、同煤、潞安、晋煤、阳煤、晋能六大省属煤企和太原市政府。
点评:今年是煤炭去产能第一年,各省市的去产能工作从表面上来看,完成得不错。但明年去产能的力度仍会加大,这也意味着更加任重道远。尤其是人员安置和债务处理,明年这两个问题可能会更加突出。
2017年是供给侧改革的深化之年,要逐步建立化解过剩产能的长效机制才是根本之道,通过市场化手段来逐步实现市场平衡。而不是靠行政手段来调控,就像今年一样,尽管最终能完成去产能的目标,但过程颇为艰辛。在煤炭去产能进行到一半之际,煤炭市场供不应求,造成煤价大涨,最后不得不政府出面来进行调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