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的政治坐标中,两会既连接过去与未来,也关系国计与民生,凝聚着民众的无限期待。2017年作为“十三五”规划实施的重要一年、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化之年,社会各界对国土资源领域的改革发展有着怎样的期盼?国土资源领域的哪些热点话题将在两会受到关注?
民意的汇聚,既是时代的声音,也是奋进的方向;热点话题,既是改革的难点,也是未来工作的重点。让我们循着两会印记,找寻前进的方向。
热点一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期待实质性突破
如果说2016年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从概念到落地、从蓝图变成现实,开了个好头,那么2017年则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化之年。深化之年国土资源领域会有哪些深化之举?
2017年全国国土资源工作会议明确,今年国土资源工作深入推进“三去一降一补”将有实质性进展。无论是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助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还是着力振兴实体经济,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处于供给端重要位置的国土资源管理工作都将发挥重要作用。
全国人大财经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会长彭森指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本质是改革,它与全面深化改革、落实新发展理念是相通的,核心是体制机制创新,最终目标是形成经济增长新机制。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也是对全面深化改革决心的重要检验。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一场事关全局和长远的攻坚战,如何将任务落到实处,土地供给侧改革如何发力,期待代表委员们的真知灼见。
热点二
耕地保护:改进占补平衡受关注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强耕地保护和改进占补平衡的意见》后,耕地保护的号角再度吹响。
长期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始终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持续加大耕地保护力度,强化耕地保护主体责任,严格落实占补平衡,严守耕地红线。但我国人多地少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均耕地少、耕地质量总体不高、耕地后备资源不足,耕地保护面临数量、质量、生态等多重压力,实现耕地占补平衡、占优补优的难度日趋加大。
“1997年11号文确定了以用途管制和耕地动态平衡为核心的制度框架体系,而此次中央4号文件则注重目标导向与问题导向相结合,坚持严管严保、节约优先、统筹协调和改革创新的原则,提出了改革的新思路,使保护耕地体系更加成熟,保护耕地系统性、整体性和可操作性更上一层楼。”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严金明教授指出。
今年两会,加强永久基本农田特殊保护,开展永久基本农田划定专项督察,依托土地整治大力实施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改进耕地占补平衡制度等新部署、新思路,必将成为代表委员热议的话题。
热点三
房地产调控:考验政府调控智慧
在各大网站的两会民意调查中,楼市调控往往位居热点话题前列。如果说去库存是2016 年全国楼市总基调,那么今年楼市调控的落脚点则是在去库存的基础上保持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了“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的定位。各地两会针对地方的实际情况,明确了各自的房价调控措施:如北京、上海将增加保障房建设,同时大力实施棚户区改造;安徽、山西则着力去库存,明确了房价调控的目标。
针对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基础性制度和长效机制,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所长王微认为,要改革土地供应方式与制度,建立土地供需平衡机制,促进土地供应与人口增长相适应。房地产调控如何有效有力,考验着代表委员的智慧。
热点四
“三块地”改革试点:收官之年备受瞩目
2017年,中央划定的三项农村土地管理制度改革试点——农村土地征收、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宅基地制度改革将收官。收官之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要统筹协调推进“三块地”改革试点。
自2015年启动以来,试点地区围绕试点任务积极探索,朝着可复制、可推广、利修法的目标推动试点,取得积极进展。土地征收制度改革试点形成了配套制度并进行了实践探索;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试点在增加农村土地财产收益,促进农村新产业、新业态发展方面实现新突破;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在宅基地依法取得、有偿使用、自愿有偿退出等方面取得积极成效。
冲刺阶段,“三块地”改革试点如何打好攻坚战,力争新突破? “三块地”改革试点将如何收官? 这些话题必将进入两会代表委员的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