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4月17日电 (记者 李晓喻)一度陷于艰难局面的中国工业,迎来久违的“暖春”。
据中国国家统计局17日发布的最新数据,2017年一季度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实际增长6.8%,增速比去年同期加快1个百分点,比2016年全年加快0.8个百分点。其中,3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高达7.6%,单月增速创2014年11月以来新高。
值得注意的是,此番工业回暖呈“全面开花”之势。分经济类型看,无论国企、集体企业、股份制企业还是外企,工业增加值均在增长;分行业看,3月41个大类行业中有33个行业增加值好于去年同期;分地区看,东中西部地区工业增加值都在增长,东北地区也止跌企稳。
资料图:探访成都汽车产业发展。 安源 摄
工业企业利润也明显回升。今年前两个月,中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超1万亿元(人民币,下同),同比大涨逾30%,增速比2016年全年高出23个百分点。
中国社科院工业经济研究所所长黄群慧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工业经济表现强劲系多方面原因所致。
其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效果渐显,特别是去产能进展明显。据官方数据,一季度中国规模以上工业产能利用率升至75.8%,比去年四季度高出2个百分点。
其二,大宗商品价格大涨,工业品价格大幅回升。一季度,中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同比上涨7.4%,而上年同期下降了4.8%。
此外,工业经济效益改善也与房地产和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拉动有关。一季度,中国房地产投资增速比2016年全年都快,基础设施投资接近1.9万亿元,同比增长高达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