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币 文创币 截图3
虚拟币 文创币 截图4
剩下的只有屏幕前赌局失利后堆积着懊恼和绝望的脸,对于这些入局的人来说,满世界应该都是梦想破碎的声音。
03
ICO的投资风险
ICO (Initial Coin Offerings)按照英文字面意思来解释,是一种用加密货币投资早期项目的方式,在2012-2015的加密数字货币行业萌芽期,多数创始团队缺乏技术资金来源,便依托对加密数字货币本身感兴趣的粉丝,通过融资比特币来换取技术开发经费。
目前融资虚拟币种已拓展至拥有市场共识的ETH等少数几种加密数字货币。
投资完成后,项目方通过投资人投资比例发放代币,代币通常为项目开发的虚拟币,参与 ICO 获得的代币,有的可以通过二级市场交易获得升值回报,有的可以通过得到分红获得回报。
利用ICO融资规模一般能达到百万美金这种级别,以2016年9月国内加密数字货币行业小蚁股二次ICO为例,小蚁股成功募集6000枚比特币以当时币价计算约为2500万人民币。
以比特币等数字货币源码为蓝本,设计和制作一枚虚拟币的技术门槛不高,配合上草根营销甚至类传销的模式,ICO极容易成为某些虚假项目方低成本圈钱的途径,况且ICO在国内仍处于监管真空地带。
目前以比特币为代表的数字货币在国内法律地位仅是特殊商品,ICO 从中国的法律来理解,是一种以物易物的行为,而且还是虚拟物品换虚拟物品的方式,在很多人眼中这避免了直接融资人民币被扣上“非法集资”帽子的法律风险。
毕竟这是一块监管空白的“地下股市”没太大区别,以文创币这类虚拟币仍可借用ICO来进行圈钱,在这里,只需几百万就可轻易坐庄,操控价格疯狂涨跌。
同时在我对邮币卡电子盘和虚拟币市场进行对标比照的过程中发现,部分不具备加密数字货币属性的虚拟币在ICO过程中,正借用一些行业知名度极低的平台进行,融资对象为不特定人群,且计价单位直接为人民币。
某以人民币计价 虚拟币ICO平台截图
坑永远比梦多,项目方编个故事,骗的比较有诚意的ICO还会拼凑本白皮书。甚至一群高智商和江湖老手型的,更披上“区块链”、“文化金融”外衣,布下庞氏骗局。
虚拟币投资是个没有秩序,原始野蛮的投机游戏。
尽管不乏有暴富暴发先例,但骗子也横行。况且是个对多数人而言认识非常陌生的地域,骗子眼中的傻子可能就更多一些。
在我看来投机上的傻子多数是懒,入局的后太习惯依赖局内的“大哥”还有“老师”。
对于肆意营造买点通过渲染概念却无法厘清显著特征,缺乏盈利模型的ICO投资人须绕道而行,尤其代码聊聊寥寥不开源的。同时任何项目都需要做基本尽调,如考察项目和团队的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