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北美由降转升、欧洲降幅收窄、亚洲升幅加大
(1)北美市场
7月,CRU北美钢材价格指数为172.3点,环比上升5.6点,升幅为3.4%,环比由降转升。7月份,美国制造业PMI为56.3%,环比下降1.5个百分点,其中:新订单指数下降3.1个百分点,库存指数上升1.0个百分点;7月末,美国粗钢产能利用率75.9%,比上月末上升2.2个百分点;6月份美国金属服务中心钢材库存环比增长0.3%。本月美国中西部钢厂钢筋、小型材和型钢价格保持平稳,线材以及中厚板、热轧带卷、冷轧带卷和热浸镀锌价格均为由降转升。(见下表)
美国中西部钢厂钢材出厂价格变化情况表
单位:美元/吨
(2)欧洲市场
7月,CRU欧洲钢材价格指数为168.8点,环比下降3.1点,降幅为1.8%,较上月收窄4.5个百分点。7月份,欧元区制造业PMI为56.6%,环比下降0.8个百分点。其中,德国制造业PMI为58.1%,环比下降1.5个百分点;法国制造业PMI为54.9%,上升0.1个百分点;意大利、西班牙制造业PMI分别为55.1%和54.0%,分别下降0.1和0.7个百分点。本月德国市场钢筋、线材和小型材价格由降转升,型钢、冷轧带卷价格价格降幅收窄,中厚板、热轧带卷和热浸镀锌价格由升转降。(见下表)
德国市场钢材价格变化情况
单位:美元/吨
(3)亚洲市场
7月,CRU亚洲钢材价格指数为153.2点,环比上升14.3点,升幅为10.3%,较上月加大7个百分点。7月份,日本制造业PMI为52.1%,连续11个月保持在扩张区间;中国制造业PMI为51.4%,连续12个月在扩张区间。本月远东市场主要品种钢材价格继续上涨,且涨幅较上月明显加大。(见下表)
远东市场钢材到岸价格变化情况表
单位:美元/吨
四、后期钢材市场价格走势分析
从前7个月宏观经济运行情况看,主要用钢行业保持增长。后期钢材市场需求基本平稳,钢铁产能释放保持较高水平,钢价难以大幅上涨,将呈波动运行态势。
1、宏观经济平稳运行,钢材需求保持平稳
今年初以来,国民经济延续了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用钢行业也保持增长。后期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持续推进,再加上世界经济呈现出一定的复苏态势,国内经济稳中向好的运行态势将会延续,市场供求关系不断改善。国家将在巩固去产能成果基础上,严防“地条钢”死灰复燃;党的十九大也将胜利召开,宏观调控措施将保持连续性和更有针对性,有利于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有利于钢材市场的稳定和竞争环境的改善。总体来看,后期用钢行业有望继续实现增长,钢材需求将基本平稳。
2、优势产能较快释放,钢价难以大幅上涨
今年以来,一方面,随着国家推进去产能、全面清除“地条钢”取得显著成效;另一方面,优势产能合规释放,市场供需形势有所改善。1-7月份,全国粗钢产量4.92亿吨,同比增长5.1%,其中会员钢铁企业产量同比增长7.5%,而其他中小企业则是下降2.1%;全国粗钢表观消费量达4.5亿吨,同比增加4404万吨,同比增长10.9%。从后期供需态势看,供暖季的环保限产措施会对供给产生一定的影响,但随着优势产能的较快释放,后期市场不会产生大的缺口,钢材价格难以大幅上涨,将呈波动运行态势。
3、钢材库存继续下降,后期市场压力进一步减轻
进入8月份,钢材社会库存继续呈下降走势,至第二周已降至943万吨,年内首次低于年初水平。从企业库存情况看,7月下旬库存量降至1230万吨,比6月末小幅上升1.82%。钢材库存保持低水平,后期市场压力进一步减轻。(见下表)
全国主要市场钢材社会库存量变化情况表
后期市场需要关注的主要问题:
一是钢材价格较快上涨,不利于钢铁行业平稳运行。7月份全国粗钢日产量环比回落,而7月末CSPI钢材指数环比上涨5.40%,8月第三周又比7月末上升6.74%,比6月末上升12.51%。钢价较快上涨,不仅拉动原燃材料价格上涨,也带动钢铁产能加快释放,不利于钢铁行业平稳运行。
二是铁矿石价格高位波动,不利于钢铁企业降本增效。据钢铁协会监测,至8月18日,CIOPI进口铁矿石价格升至74.98美元/吨,比6月末上升20.14%,而同期钢材价格仅上涨12.70%。进口铁矿石价格高位波动,不利于钢铁企业降本增效。
三是国内市场仍好于国际市场,钢材出口量大幅下降。由于国内市场钢材效益仍好于国际市场,1-7月份,全国钢材出口量同比减少了1926万吨,同比大幅下降28.7%。钢铁企业应兼顾国际市场,保持适当国际市场份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