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中国石油将召开一年一度的“年中工作会议”,内部又叫“领导干部会议”,是系统内部最高规格的现场会议之一,仅次于年度工作会议。今年会议主题就是党的建设。这是作为央企排头兵的中国石油送给建党95周年的重要礼物,也是处在改革发展关键时期的中国石油对自身发展战略的一次深刻反思和深入探索。
中国石油作为国有重要骨干企业,在企业发展进程中始终高度重视党的建设,始终把坚持党的领导、发挥党的政治优势作为促进企业改革发展的根本保证。公司发展每前进一步,都离不开党的正确领导,都是党的政治优势转化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生动表现。
坚持从严治党,净化组织肌体
这次中国石油领导干部会议,有一项重要内容,就是出台《关于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加强党的建设的意见》。实际上,早在半年前,这项制度的制订工作就开始启动,期间经历了大量的调研和论证。
今天的中国石油,正着力于在稳健发展和重塑形象上打开局面。尤其是重塑形象,从2015年年中以来,发动全公司干部员工开展大讨论活动,持续了一年多,成果有目共睹,企业品牌形象明显改善,正能量越来越多。尤其是总书记两次重要指示,对石油人是极大鼓舞,对重塑形象活动也是一个最高肯定。重塑形象开展至今,需要一个突破口,一个支撑点、一个长远保障,这就是从严治党。中国石油这几年出现的所谓“政治雾霾”,源于治党不严,用中石油董事长王宜林的话说,“一段时间以来,存在管党治党不严、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一些党组织没有发挥应有作用等问题”。如今,站在新起点上准备再出发的石油人,找到清除“政治雾霾”的良药,他们意识到,“加强党的建设,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重要”,深刻认识到了“从严治党的极端重要性和现实紧迫性”。这或许正是从严指导指导意见出台的深刻背景。
那么,如何落实“从严治党”方针?中石油党组提出“硬、严、正、实”思路。
硬,就是在坚持党的领导上坚持原则。企业的核心是生产经营,主要目标是挣钱。所以,按照国有企业运行机制,实行的是总经理负责制。但行政主导不等于党组织可以弱化。党组织是领导核心、政治核心,在企业组织生产经营过程中,党组织的责任义务当然不能少,该有的权力权利也不能少,党组织的作用重点体现在把方向、议大事、抓关键、管干部、管人才、强基础等诸多方面。关键时刻党委书记及各级党组织负责人要敢问敢管、敢于问责。
严,主要体现在党风建设上。要清除毒瘤、净化肌体,就要有壮士断腕的决心和勇气,以严格的制度、严明的纪律、严肃的态度、严正的作风推进各项改革发展,始终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管人用人之失,往往“失之于宽、失之于松、失之于软”,所以要一切从严,从严要求、从严教育、从严管理、从严监督,“严”是确保管人用人正确的良药。中石油党组提出,对待腐败和各类违规违纪行为,要有“零容忍”的态度,发现一起查处一起,绝不姑息;对各类存在的问题和矛盾,切实抓好整改,不仅要指标,而且要治本,这也是一种“为企业负责一辈子”的态度。对干部作风要求之“严”,其实就是对干部的“真爱”,更是对企业的“大爱”。
正,主要体现在选人用人导向上。落实党管干部原则,切实负责各级党委责任,发挥好党组织在选人用人上的组织领导和把关作用,严格程序,努力营造良好氛围,重点体现在树立一股“正气”,确保操作“正规”,坚决为作风正派、锐意进取的干部撑腰鼓劲,不断形成“想干愿干积极干、能干会干善于干”的工作氛围。
实,主要体现在“两学一做”活动组织上。加强党建,从严治党,当前正在紧锣密鼓开展的“两学一做”活动就是大舞台,也是试金石。中石油作为我国最具代表性的石油企业,作为央企排头兵,拥有近4万个基层党组织、有69万余名党员,如此庞大的队伍,如何开展好“两学一做”活动,不仅党中央国务院各级领导在看,其他中央企业在看,全社会也都在看。最近半年内,中央领导分别就弘扬大庆精神铁人精神、石油精神做出重要指示。大庆精神铁人精神,以及今天的石油精神,其核心有一个重要共同点,那就是“实”,尤其是石油精神,总书记用“苦干实干”、“三老四严”八个字做了高度概括。可以说,“实”成了新中国石油人的重要标签。
夯实基层党建,打造强大现场
中国石油对基层党建的重视,是一如既往、一以贯之的。最典型的就是对“支部建在井队上”这一传统的坚持。
大庆会战初期,艰难异常,人、财、物都十分短缺,依然能做到“宁可少建几个钻井队,也要把基层党支部书记配上”。会战期间,天寒地冻,四万多人,住不够,吃不够,还能坚持,而且,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靠的是什么?经验或许有成百上千条,但有一条,是毋庸置疑的,那就是基层党组织建设。
多少年过去了,这一老传统始终没有变。如果要说有所改变,那就是基础更加夯实了,工作方法更丰富了,力度更大了,效果更好了。在基层党建中,重视发扬“三基”工作好传统,适应管理流程和劳动组织架构的新变化,积极探索党组织设置模式,按照“三同时”原则建立党组织,即组建新单位的同时建立党组织、聘任行政领导的同时任命党组织负责人、明确行政单位隶属关系的同时明确党组织隶属关系;积极探索联合党支部、项目临时党支部等党组织设置方式,适应集团公司“走出去”战略需要,采取“六种模式”健全海外各级党组织,做到生产经营延伸到哪里,党的组织就建到哪里;推进示范站队、标准化站队建设;积极开展“四强”党组织、“四优”共产党员、“六个一”党支部、“四好”领导班子等争先创优活动,不断增强基层党组织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
今天,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在中国石油的每一个基层单元,每一支钻井队、采油队、工程队,每一个车间,每一座油库、加油站,党组织健全率、党员教育管理覆盖率均保持100%。截至目前,全集团4万个基层党组织、70万名党员,就像一块块基石、一根根支柱,支撑着中国石油这座大厦。
“没有强大现场,就没有强大企业”。中国石油能发展到今天的规模和实力,挤身世界石油公司前三强之列、世界500强企业第4位,应该说,与基层党建工作是分不开的。因为,我们与其他国际石油公司相比,如果说有所不同,最大的比较优势,恰恰就在这里。
重塑良好形象,焕发企业生机
从2015年7月份开始,中国石油掀起了公司历史上最大规模的以“弘扬光荣传统、重塑良好形象”为主题的大讨论活动。
重塑石油良好形象,从队伍建设入手,从作风建设着手,与主题教育实践、“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紧密结合,打造忠诚干净担当的干部员工队伍。在队伍建设上,有些在变,有些则一直没变。过去是“老铁人”,现在是“新铁人”;过去是“老石油”,现在是“新石油”;过去是“老典型”,现在是“新模范”;过去是“老国企”、现在是“新国企”。大庆油田1205队人员换了一茬又一茬,但队伍的旗帜和员工的精神面貌一直没变;长庆油田的产量翻了好几番,但“好汉坡精神”一直没变;塔里木油田从以油为主到油气两旺,“只有荒凉的沙漠、没有荒凉的人生”的精神信仰一直没变;玉门油田从旧中国一路走到新中国,时过境迁,石油沟还是那条石油沟,老君庙还是那座老君庙,玉门老了,但玉门人精神不老。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十二五”以来,中国石油集团的资产结构和业务版图发生了巨大改变,但“爱国、创业、求实、奉献”的企业精神一直没变。这些都是石油人骨子里的东西,是老的石油基因。
中国石油的重塑形象活动还在路上。我们有理由相信,假以时日,一个全新的中国石油必将呈现在世人面前。
传承石油精神,迎接转型大考
大庆精神铁人精神是中国石油的传家宝,也是新中国石油工业的宝贵财富。过去,在大庆精神铁人精神的鼓舞和感召下,百万石油人跨越千山万水,企业实现了做大做强,跨入国际大石油公司行列。今天,面对油价超跌、经济放缓、竞争加剧等严峻挑战,面对经济新常态和市场新生态的“大考”,中国石油该如何科学应对、加快转型升级?
答案还是大庆精神铁人精神,还是“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的会战老传统,还是“三老四严”、“四个一样”、“有红旗就扛、有排头就站、有第一就争”、“项项工作高标准、人人出手过得硬”的优良作风,还是“我为祖国献石油”的老风格高境界。
用大庆精神打造铁人队伍。围绕石油精神传承,开展了许多工作:成立了大庆精神铁人精神研究会,举办了高层论坛,编写了培训教材,编印了简明读本,铁人的话剧、电影,铁人的长诗、传记,仅“石油魂”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巡回演讲就组织了近500场次,现代版“石油魂”已然启动,接连掀起学习大庆精神铁人精神的热潮;命名了153个企业精神教育基地;评选出“最具影响力60句石油名言”。坚持“抓典型、立标杆”,培养选树了一大批以铁人王进喜、“新时期铁人”王启民、“大庆新铁人”李新民、全国优秀基层党支部标杆1205钻井队,以及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肉孜麦麦提·巴克等为代表的先进典型……一次次的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再学习再教育活动,一场场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宣讲活动,一个个先进典型劳模选树活动,让石油精神的种子在百万新老石油人心中不断扎根、代际相传,用丰富而独特的精神食粮,打造了近现代石油工业史上最壮观的一支石油产业工人队伍。
坚持“抓生产从思想入手、抓思想从生产出发”,用大庆精神推动发展实践,连续13年开展“形势目标任务责任”教育。石油工业,自然递减规律是10%左右,因此,油田稳产不易,增产更难,持续增产更是难上加难。有精神信仰的中国石油人创造了石油工业的奇迹,大庆油田继保持原油5000万吨以上27年高产稳产后,又实现原油4000万吨12年持续稳产。在大庆油田之后,“西部大庆”、“海外大庆”相继崛起。俗话说,“东边不亮西边亮”。对中国石油而言,“西边亮了东边还亮”。企业发展的每一个台阶、每一个奇迹、每一次突破、每一次蜕变,都能看到石油精神的印痕。
今年以来,短短半年左右,习近平总书记两次对石油人做出重要指示。这是鼓舞、是肯定,更是鞭策、是期望。站在新起点上的石油人,正在以全新姿态谋划再出发。中央看到了石油人的努力,社会也看到了他们的用心与付出。在党中央及社会各界关心支持下,这个曾经创造了无数辉煌和荣誉的超级央企,正在焕发出强大的生机与活力,必定能在自我修复与重建未来的道路上越走越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