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能网 >资讯>国内资讯>

国企改革样本:广东国资让运营更规范监管更灵活

2016-08-08 14:06:52 来源:新华网
      本网联合@国资小新、《国资报告》杂志继续推出“国企改革十二样本”系列文章,深入调研梳理5省国资监管部门、4户中央企业和3家地方国有企业等深化改革的新举措、新模式,为更多各级国资监管部门和广大国有企业推进国资国企改革提供借鉴的样本。

今天带来“国企改革十二样本”第四期——人民日报的报道《12条措施探索新途径 广东让国企运营更规范机制更灵活》,新华网的解读《广东省 “十二项创新”、“四个坚持”加码国企改革》以及国资报告的解读《广东省国资委:“四个坚持”扎实推进国企改革》。

“企业实施体制和机制改革创新试点,完成新三板挂牌,有效激发了企业活力,成为广新信息抢占战略新兴产业制高点的动力源泉。”广新信息董事长兼总经理朱丹阳向记者介绍,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规范的市场运营与灵活的机制让广新信息脱颖而出,成为防伪溯源核心领域物联网技术与应用的佼佼者。目前企业员工持股覆盖范围扩大到80%,近年来企业营业收入年复合增长率超67%,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净利润年复合增长率超54%。

“广东国资国企改革极大地激发了企业活力。”广东省国资委主任李成介绍,自2014年广东开展国资国企体制机制改革创新试点、规范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以来,广东率先在全国推出12项创新举措,大力探索改革发展新途径。

2014年5月,广东出台《关于规范省属企业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意见》,以成为公众公司(上市公司)为主要路径,以整合产业链为抓手,以增量为侧重,重点在二、三级企业,通过搭建与非国有资本对接平台、引导各类资本支持公共项目建设等多种形式,有序有效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

以此为基础,广东大力开展不同所有制企业间资本对接试点,在两次与民间资本对接大会中,广东共推出对接项目200多个,引入民间资本超过800亿元,搭建了国有企业与社会资本对接的平台。与之同步,广东省在2000多家省属二、三级以下企业中择优选取50户企业,开展体制机制改革创新试点,试点范围包括经营者和员工持股试点、混合所有制改革试点、企业体制机制创新试点等。

广东率先推行国有产权首席代表报告制度,计划今年底省属企业全部实行外部董事制度,进一步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广东在全国范围内率先出台国有企业负责人薪酬制度改革实施方案,率先实现省属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全覆盖,率先实施选人用人机制新突破,监管、报备、奖惩三类清单管理制度等。广东还分类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将国有企业分为竞争性和准公共性两种类型,明确了不同的功能定位和发展方向,目前已实现分类统计、分类考核、分类配置资本金。

此外,在实现国有企业做大做强目标的同时,广东在探索建立健全国有企业外部监督机制和容错机制方面走出了新路。

改革激发了企业活力,创造了社会价值。2015年底,广东国资监管企业资产总额59178.81亿元,净资产19954.57亿元,分别同比增长18.53%、24.43%;资产负债率66.3%,同比下降1.6个百分点。全年广东国资监管企业资产总额、营业收入、利润总额分别排名全国第二、第三和第一。

延伸阅读

新华网解读:广东省 “十二项创新”、“四个坚持”加码国企改革

新华网北京8月7日电( 张世祥)广东省作为全国的经济大省,历年来不但在经济总量上保持遥遥领先的地位,其在国内各项改革工作中,也一直处于领跑者地位,自2014年以来,广东省国资委和省属企业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大力探索改革发展新途径,率先在全国推出12项创新举措,硕果累累、成效明显。

据了解,广东连续三年将国企改革列为重点改革任务之首,明确提出,坚持“两个毫不动摇”是国有企业改革的根本要求,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抗风险能力是国有企业改革的根本目标,扎实推进国企改革取得积极成效。截至2015年底,全省国资监管企业资产总额5.92万亿元。2015年,省、市两级国资委监管企业实现利润1470.3亿元,同比增长17.5%,比营业收入增幅高18个百分点。其中,省属企业实现利润217.6亿元,同比增长5.5%,比营业收入增幅高14.1个百分点。

十二项创新举措增添国企改革动力

好的成绩,离不开好的制度,在推进国企改革激发国企活力方面,广东省国资委认真研究,在保证国有资本实现不断保值增值的前提下,做出了诸多创新举措。这些创新举措为广东省国企改革的进程增添了无限动力。

首先是率先出台国有企业负责人薪酬制度改革实施方案、履职待遇和业务支出管理办法。2015年3月,出台了《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深化省属企业负责人薪酬制度改革实施方案》,我省成为全国首个通过国家审批并率先发布和实施省属企业负责人薪酬制度改革方案的省份。2015年1月,出台了《广东省省属企业负责人履职待遇和业务支出管理办法》,进一步细化了中央政策,明确和统一标准,有效消除模糊地带,使省属企业加强负责人待遇和业务支出等方面的管理做到了有规可循。

二是率先提出并实施分类推进国有企业改革。率先在全国国资系统内提出分类管理的理念,将国有企业分为竞争性和准公共性两种类型,明确了不同的功能定位和发展方向,目前已经实现分类统计、分类考核、分类配置资本金。

三是率先开展体制机制改革创新试点工作。作为全省国企改革的突破口,从2014年5月开始,在2000多家省属二、三级企业中择优选取50户企业开展体制机制改革创新试点。目前,试点企业已有2家登陆新三板,近期将有20家申请新三板挂牌。

四是率先创新形式规范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2014年5月,出台了《关于规范省属企业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意见》。以成为公众公司(上市公司)为主要路径,以整合产业链为抓手,以增量为侧重,重点在二、三级企业,通过搭建与非国有资本对接平台、引导各类资本支持公共项目建设等多种形式,有序有效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在严格按照国家规定,确保信息公开化、评估规范化、竞价制度化、交易平台化。2014年以来,全省国有混合所有制企业户数和注册资本金投入稳步增长,分别增加了284户和958亿元,增幅为8%和19.53%。

五是率先建立七大机制推动企业创新发展。2015年11月,出台了《广东省省属企业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加快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明确了推动省属企业创新驱动转型升级的七大机制,即:综合排名和单项奖励机制、项目跟投机制、创新企业(项目)国有股东超股比担保机制、容错机制、集团对下属企业的清单管理机制、创新项目贴息机制、超额研发投入后补助制度。

六是率先实现省属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全覆盖。从2012年开始,在机场集团、广业公司、广晟公司、粤电集团和交通集团等5家省属企业开展企业社会责任报告试点。2015年,20家省属企业全部发布企业社会责任报告,进一步增加了企业的治理透明度,树立了国有企业的良好形象。

七是率先在省属集团层面实现了选人用人机制新突破。2014年9月,出台了《关于推进市场化选聘省属企业高级管理人员工作的指导意见(试行)》。对企业提高市场化选聘比例、推进职业经理人制度建设提出了原则要求和具体规范。开展了市场化选聘产权交易集团整个经理班子的试点工作,人事档案由人才市场管理,并把对经理班子的管理权和考核权下放落实给企业董事会。

八是率先实行监管、报备、奖惩三类清单管理制度。2014年12月,省政府正式公布了《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省直部门权责清单(第一批)的决定》,确定了省国资委43项权责事项,未列入清单的,由企业自主决策,充分释放企业自主权。其中审核事项22项、报备事项16项、奖惩事项5项,较实施清单管理之前比较,授权下放的监管事项有14项。

九是率先推行国有产权首席代表报告制度。2014年8月,出台了《广东省省属企业国有产权首席代表报告制度》,以事后监督和年度评价为主加强对董事长履职行为的规范与制衡,国资委作为出资人代表能够比较全面掌握企业的重大经营情况,考评结果报送省委、省政府,作为董事长任用的重要依据,丰富了监管的手段。2015年,省国资委组织开展了首次省属企业国有产权首席代表年度履职情况工作。

十是率先建立省属企业规范治理视频信息系统、通过安防技术实现有痕监管。2015年,建立了覆盖省国资委及20个省属企业的规范治理视频信息系统。该系统的主要功能是:录制省属企业召开的重要会议,实现对省属企业重要决策过程的在线监管;将规范治理视频信息系统的文字、音频、视频资料保存在省国资委的数据中心,作为企业领导干部日常考察和重大事项问责的重要依据;实现多层次电视电话会议和应急指挥等。

十一是率先系统加强贸易业务风险防控、推进商贸企业转型升级。2014年4月,出台了《关于推进省属商贸业务风险防控及企业转型创新的指导意见》,各省属企业对贸易业务按照“鼓励转型类”、“规范管理类”、“限期清退类”和“坚决禁止类”等四种类型进行分类监管、处置,分期分批退出高风险的融资性贸易业务,省属企业实现了业务转型及经营模式创新。仅广物控股集团一个集团就退出高风险、低效益贸易业务近300多亿元。

十二是率先出台“两个责任”的意见和建立巡查工作机制。2014年8月,出台了《广东省省属企业落实党风廉政建设党委主体责任、纪委监督责任工作的意见》,明晰细化监管企业党委纪委“两个责任”职责任务,建立国企巡查工作机制,成立全国首个省级国资委巡查领导小组和办公室,不断深化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为国资国企改革提供坚强保障。2014年,立案数是前十年的总和,而2015年的立案数是2014年的2倍,案件查办的力度可以说是空前的,全面形成了有力震慑;收缴违纪金2032万元,直接和间接挽回国有资产损失2.287亿元。

据广东省国资委党委书记、主任李成介绍,十二项创新举措,有力地带动了全省国有企业的发展。2014年以来,全省国资系统狠抓各项改革举措落地,紧紧抓住结构调整、布局优化、创新驱动和资本运营这个重点,强化风险防控,遏止了风险发生,进一步释放了改革活力,体现了改革红利。全省国资监管企业运营状况良好,资产规模进一步壮大,发展质量和效益进一步提升,主要经济指标居于全国前列。

另据国务院国资委数据显示,广东国资监管企业资产总额、营业收入、利润总额全国排名分别为第二、第三和第一。

“四个坚持”护航广东国企改革

缘何广东省能取得如此优异的成绩,李成对新华网表示,目前成绩的取得离不开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国有企业改革发展。同时也离不开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四个坚持”。

据了解,李成所指的“四个坚持”是广东省人民政府常务副省长徐少华7月4日在《全国国有企业改革座谈会》上所述的内容。

徐少华首先表示,要“坚持优胜劣汰,着力优化国有资本布局结构”。他认为广东省应紧密结合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按照优化存量、引导增量、主动减量的思路,积极优化国有资本布局结构,推动国有企业优胜劣汰、有进有退,增强国有经济整体功能和效率。一是优化国有资本投向。加快推动国有资本向基础性、公共性、平台性、资源性、引领性等关键领域和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优势产业,以及未来可能形成主导产业的行业集中。二是加快国有企业调整重组。按照主业聚集、方向清晰的要求,坚持市场化运作,以交叉持股、产业链延伸、设立合资公司等方式,推动国有企业之间的资源整合。加快跨区域、跨所有制的兼并重组,有效整合企业资源,打造一批主业突出、核心竞争力强的大企业集团。三是加快出清重组国有“僵尸企业”。制定全省国有企业出清重组“僵尸企业”、促进国资结构优化的指导意见以及省属国有企业实施方案,明确国有企业作为出清重组的责任主体,调查摸清全省国有“僵尸企业”底数,并划分为关停企业和特困企业两大类,力争用2-3年时间完成全省出清重组任务。预计今年底前,全省将国有关停企业基本出清,300户以上特困企业脱困,亏损总额较2015年减少30%以上。

其次,徐少华认为,应“坚持市场导向,有效激发国企核心竞争力”。徐少华表示,广东省应以市场为导向、企业为主体,实施多项创新举措,不断健全现代企业制度。一是推进公司制股份制改革。推动省属企业集团全部完成公司制改革,二、三级全民所有制企业公司制改革有望在今年全面完成。省属二、三级企业基本上以增资扩股方式引进战略投资者并试行员工持股。二是完善法人治理结构。落实董事会的各项权利,对规范法人治理结构的企业董事会下放授予高级管理人员任免权以及所监管企业有关部门和二级企业正职任免、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和任期奖惩、领导班子和外部董事的综合考核评价等4项管理事项,接下来将在省属企业全面推行外部董事制度,授予更多自主权。三是改革选人用人机制。出台推进市场化选聘省属企业高级管理人员工作的指导意见,从2012年开始,省属企业新选任的经理班子成员均实行任期制和聘任制,聘期3年。省属企业2015年共引进职业经理人30多名。同时,开展市场化选聘产权交易集团整个经理班子的试点,经理班子的管理权和考核权下放给企业董事会。四是建立激励约束机制。出台深化省属企业负责人薪酬制度改革的实施方案,积极探索期股期权、增量奖股、分红权等中长期激励机制,着力解决收入差距过大、激励机制不完善的问题。同时,注重建立完善约束机制,如严格执行审计制度、巡视制度、重大项目投资审批制度等,强化责任追究。

再次,徐少华认为应该“坚持平等竞合,务实稳妥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他指出广东省注重营造企业发展的公平环境,积极促进国有资本、集体资本、非公有资本等交叉持股、相互融合,务实稳妥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一是分类分层推进。坚持以增量为侧重,重点在2000多家省属二、三级企业中择优选取50户企业开展试点。明确企业要根据自身实际,制定具体改革实施方案,科学谋划、稳妥推进,混合与不混合、混合什么、与谁混合、怎么混合,要确保可行性、合理性和有效性。二是探索多种形式。根据所处行业、资产规模、骨干队伍等情况,探索企业发展混合所有制的多种方式,包括引入战略投资者、探索企业员工持股、吸引股权投资基金入股、搭建与非国有资本对接平台、引导各类资本支持公共项目建设等。目前已举办两场混合所有制项目对接活动,推出对接项目200多个,引入民间资本超过800亿元。三是加强规范管理。推进信息公开化、评估规范化、竞价制度化、交易平台化,不片面追求指标、进度,不搞“花架子”,坚守“确保职工利益不受损、确保国有资产不流失”两条底线。

后,徐少华提出要“坚持创新发展,不断促进国有经济提质增效。”他认为广东省针对国企自身短板,不断加强国有企业科技创新、管理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促进国有经济提质增效。一是建立健全促进创新机制。出台省属企业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加快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建立综合排名和单项奖励、项目跟投、创新企业(项目)国有股东超股比担保、容错、集团对下属企业的清单管理、项目贴息、超额研发投入后补助等七大机制。二是积极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着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并在业绩考核、预算管理、资本配置等方面予以支持。三是大力发展“互联网+”。鼓励国有企业以信息化、智能化手段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积极发展电商平台等“互联网+”新业态、新产业。

徐少华还表示,广东省连续三年将国企改革列为重点改革任务之首,明确提出,坚持“两个毫不动摇”是国有企业改革的根本要求,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抗风险能力是国有企业改革的根本目标,扎实推进国企改革取得积极成效。

 

国资报告解读:广东国资“四个坚持”扎实推进国企改革

广东注重营造企业发展的公平环境,积极促进国有资本、集体资本、非公有资本等交叉持股、相互融合,通过坚持平等竞合,务实稳妥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

改革开放以来,走在改革前列已经成为了广东的标签,本次国企改革也不例外。据《国资报告》了解,广东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国有企业改革发展,连续三年将国企改革列为重点改革任务之首,一步一个脚印贯彻落实中央决策,扎实推进国企改革取得积极成效。

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底,广东省国资监管企业资产总额5.92万亿元。2015年,省、市两级国资委监管企业共实现利润1470.3亿元,同比增长17.5%。据广东方面介绍,他们主要凭借“四个坚持”,在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同时,扎实推进国企改革。

坚持优胜劣汰,着力优化国有资本布局结构

第一个坚持:广东紧密结合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按照优化存量、引导增量、主动减量的思路,坚持优胜劣汰,积极优化国有资本布局结构,增强国有经济整体功能和效率。

首先是优化国有资本投向。近年来,广东加快推动国有资本向基础性、公共性、平台性、资源性、引领性等关键领域和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优势产业,以及未来可能形成主导产业的行业集中。据了解,目前广东准公共性行业资产总额超过6000亿元,约占省属企业资产总额的54%。

其次是加快国有企业调整重组。广东按照主业聚集、方向清晰的要求,坚持市场化运作,以交叉持股、产业链延伸、设立合资公司等方式,推动国有企业之间的资源整合。通过加快跨区域、跨所有制的兼并重组,有效整合企业资源,打造一批主业突出、核心竞争力强的大企业集团。

后,加快出清重组国有“僵尸企业”。制定全省国有企业出清重组“僵尸企业”、促进国资结构优化的指导意见以及省属国有企业实施方案,明确国有企业作为出清重组的责任主体,调查摸清全省国有“僵尸企业”底数,并划分为关停企业和特困企业两大类,力争用2-3年时间完成全省出清重组任务。

坚持市场导向,有效激发国企核心竞争力

第二个坚持:广东坚持市场为导向、企业为主体,通过实施多项创新举措,不断健全现代企业制度。

首先,推进公司制股份制改革。广东推动省属企业集团全部完成公司制改革,二、三级全民所有制企业公司制改革有望在今年全面完成。省属二、三级企业基本上以增资扩股方式引进战略投资者并试行员工持股。目前,广东全省(含深圳市)国资控股的上市公司共78家,其中省属企业所持上市公司共26家,股权总市值约3000亿元。

其次,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广东通过落实董事会的各项权利,对规范法人治理结构的企业董事会下放授予高级管理人员任免权以及所监管企业有关部门和二级企业正职任免、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和任期奖惩、领导班子和外部董事的综合考核评价等4项管理事项,接下来将在省属企业全面推行外部董事制度,授予更多自主权。

再次,改革选人用人机制。广东出台推进市场化选聘省属企业高级管理人员工作的指导意见,从2012年开始,省属企业新选任的经理班子成员均实行任期制和聘任制,聘期3年。省属企业2015年共引进职业经理人30多名。

后,建立激励约束机制。广东通过出台深化省属企业负责人薪酬制度改革的实施方案,积极探索期股期权、增量奖股、分红权等中长期激励机制,着力解决收入差距过大、激励机制不完善的问题。同时,注重建立完善约束机制,如严格执行审计制度、巡视制度、重大项目投资审批制度等,强化责任追究。

坚持平等竞合,务实稳妥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

第三个坚持:广东注重营造企业发展的公平环境,积极促进国有资本、集体资本、非公有资本等交叉持股、相互融合,通过坚持平等竞合,务实稳妥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

首先,分类分层推进。广东坚持以增量为侧重,重点在2000多家省属二、三级企业中择优选取50户企业开展试点。同时,广东明确企业要根据自身实际,制定具体改革实施方案,科学谋划、稳妥推进,混合与不混合、混合什么、与谁混合、怎么混合,要确保可行性、合理性和有效性。

其次,探索多种形式。广东根据所处行业、资产规模、骨干队伍等情况,探索企业发展混合所有制的多种方式,包括引入战略投资者、探索企业员工持股、吸引股权投资基金入股、搭建与非国有资本对接平台、引导各类资本支持公共项目建设等。

后,加强规范管理。广东在推进信息公开化、评估规范化、竞价制度化、交易平台化过程中,并不不片面追求指标和进度,不搞“花架子”,坚守“确保职工利益不受损、确保国有资产不流失”两条底线。

坚持创新发展,不断促进国有经济提质增效

第四个坚持:广东针对国企自身短板,不断加强国有企业科技创新、管理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通过坚持创新发展,促进国有经济提质增效。

首先,建立健全促进创新机制。目前,广东已经出台省属企业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加快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建立综合排名和单项奖励、项目跟投、创新企业(项目)国有股东超股比担保、容错、集团对下属企业的清单管理、项目贴息、超额研发投入后补助等七大机制。

其次,积极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广东着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并在业绩考核、预算管理、资本配置等方面予以支持。此前成功举办的“广东省—中央企业‘十三五’战略合作对接会”,共签订合作项目超过400个、投资规模超过3万亿元,主要布局于现代产业、基础设施、技术创新、能源资源、绿色环保、社会事业等领域。

后,大力发展“互联网+”。广东鼓励国有企业以信息化、智能化手段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积极发展电商平台等“互联网+”新业态、新产业。

广东通过这一系列举措,进一步提高了国有经济质量效益。据了解,今年1-5月,广东省、市两级国资委监管企业实现营业收入5014亿元,同比增长4.7%,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225亿元,同比增长5.8%。

责任编辑:
回到首页 回到顶部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征稿启事 | 广告服务 | 百度地图 |

本网站由汇能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粤ICP备2022077823号-2

信箱:317493128@qq.co m 媒体合作QQ:317493128

电子商务协会 360安全认证 网络报警平台 不良举报中心 中国文明网 无线互联网
1999-2020 www.huineng.042.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