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油气管道隐患排查整治攻坚开展近三年,发现隐患管道近3万处,目前已经整改超过96%,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经济参考报记者调研发现,排查整治范围有其局限性,个别地区还存在一边整改一边产生新隐患等问题,管道动态保护仍需加强。受访专家表示,彻底解决油气管道安全问题非一日之功,需要持续、长期治理。
96%隐患已整改取得阶段性成果
记者近期对油气管道安全隐患重点地区回访发现,多数重大隐患已得到整治或正在进行中。在2014年曾发生“6·30”事故的大连市金普新区,一块标明由第三方非法野蛮施工引发泄漏点的石碑立在地面,管道两侧已经被金属围栏围起,警示标志清楚显示下有输油管道。金普新区经发局管道处处长曹阳说,3年来该区共排查各类隐患200余处(起),其中挂牌督办隐患58处(起),目前已经按一患一档全部完成整治。
曾于2013年11月22日发生致63人遇难、156人受伤重大事故的青岛东黄复线,共被排查出165项重大隐患。目前通过关停东黄老线消除90项,修复路桥涵交叉消除23项,建管廊、改线、拆除上面占压物等消除47项。截至今年7月底,还有5项占压隐患有待通过改线整治。
油气管道管辖企业均保持较快的隐患整治进度,截至6月底已完成98.78%,剩余隐患将在今年年底前全部完成整治;中石化管道储运有限公司目前隐患整治率95.1%,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暗查暗访和挂牌督办的13项隐患已全部整治完成;中石化天然气分公司3年来排查出管道占压及安全距离不足隐患1212项,目前累计投入近5亿资金进行专项治理,已治理完成1207项,剩余5处隐患全部位于山东省境内,也都进入了实施收尾阶段。
此外,严厉打击打孔盗油违法犯罪专项行动成效显著。中石化管道储运有限公司介绍,自专项行动以来,该公司运营管道仅新发打孔破坏1次,与去年同期23次相比下降95.7%;管道停输31.28小时,与去年同期163.07小时相比下降80.8%,自今年2月27日以来连续150天未发生新发打孔破坏案件,处于历史最好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