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中国企业500强入围世界500强的数量连续第十年增长,但亏损面却有所扩大五百强“虚胖”怎么减(产经观察)
制图:郭 祥
又到了“中国企业500强”榜单揭榜的时刻。在中国企业500强营业收入首次出现负增长的情况下,中国企业入围世界500强的数量连续第十年增长,达到110家。
“中美两国企业已经占世界500强将近一半,反映了世界经济格局与重心的变迁。然而,一个建筑地产、钢铁煤炭、有色金属产业占据十分突出地位的中国大企业集群,如何去除‘虚胖’,变得‘既大又强’,还有很多的事情要做。”中国企业联合会研究部首席研究员缪荣坦言。
中国500强与世界500强的体量差距缩小了
上榜企业更多,排名总体提升,但“大而亏”的特征明显
尽管全球经济处于深度调整期,但世界500强排行榜上的中国大企业,仍然交出了亮眼的成绩单。
体量增长更快。从2011年以来的变动趋势看, 全球大企业逐步进入扩张放缓期,世界500强、美国500强和中国500强的营业收入增速都呈现出持续下降趋势,但6年来中国500强营业收入增速一直都高于世界500强和美国500强。与2008年榜单相比, 中国500强的营业收入与资产分别增长了约1.7倍和2.7倍;而世界500强营业收入与资产则分别只增长了约17%和12.9%。
上榜数量更多。国家电网以3296亿美元的营业收入跻身2016世界500强榜单第二位, 仅次于跨国零售巨头沃尔玛,中国石油、中国石化则分居第三、第四位。从规模看,上榜企业总数连续第十年增长。
排名位次更前。在110家上榜世界500强的中国企业中,除13家新进榜企业外,有73家中国企业排名上升,平均上升了43.1个名次。
科技企业亮眼。在今年的榜单中,华为和京东尤为抢眼。前者连续6年入围;后者首次进入世界500强即位列第366位,一举打破中国互联网企业长期缺位世界500强的局面。
不过,新上榜的京东依然亏损14.92亿美元,是上榜中国企业中第二大亏损企业。这种“大而亏”的“虚胖”体质,恰恰折射出中国500强的短板。
500强的总体量不小,但亏损额、亏损面继续扩大。2016中国500强中有72家企业出现亏损,比上年增加了15家,亏损面为14.4%;其中钢铁、有色金属、煤炭等传统产业成为中国大企业亏损的主要领域。中国500强亏损企业数量比同期世界500强多7家,比同期美国500强多17家,亏损面分别比世界500强、美国500强大1.4、3.4个百分点。
500强的营业收入很高,但盈利能力落后于美国。中国500强营业收入利润率、净资产利润率分别为4.61%和9.6%,分别比美国500强低2.39和3.09个百分点。在2016世界500强中,美国企业的营业收入利润率、净资产利润率分别为8.05%、14.37%,但中国内地企业却只有5.42%、9.86%,也远低于美国大企业。
“中国企业500强的营业收入相当于美国企业500强的78.9%,但实现净利润仅相当于美国500强的52.63%,这说明中国大企业仍存在‘大而不强’‘大而不优’的问题,缺少拿得出手的‘杀手锏’, 即企业核心竞争优势,从而影响了盈利能力。”缪荣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