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能网 >资讯>国内资讯>

中国企业500强亏损面扩大 全要素生产率较低是病因

2016-08-29 10:36:26 来源:人民日报

“大而不强”病因何在

结构性问题突出、全要素生产率较低等,影响盈利能力

那么中国500强“大而不强”的病灶与病因又是什么?

结构性问题依然突出。从2016世界500强上榜企业行业结构看,美国134家企业涉及46个行业大类,主要集中在金融保险、医疗保健与制药、食品生产与销售、高端制造等高附加值领域;中国内地99家企业则涉及30个行业大类,主要集中在银行、采矿与原油、工程建筑、车辆与零部件、金属产品等传统领域。再看中国500强榜单,建筑地产、钢铁煤炭、有色金属产业领域的企业数量仍高达154家, 占500强的近1/3。这些产业产能均严重过剩,产品价格下跌,面临行业性亏损。

“中国大企业从事传统产业的比重较大,是全面落实‘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五大重点任务的主体,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战场。”中国企业联合会会长王忠禹说,做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培育新产业、新优势,事关中国500强大企业当前和未来的生存发展。

全要素生产率依然较低。2016世界500强中,中国内地企业的人均营业收入只相当于世界500强总体人均营业收入的76.06%、美国企业的63.48%、日本企业的66.66%;中国内地企业人均利润为1.73万美元,低于世界500强总体水平的2.24万美元,只相当于美国企业的42.8%。

“改善中国企业的盈利水平,必须在供给侧加快改革步伐,提高供给侧包括劳动力在内的全要素生产率;但从当前企业过高的人员压力看,中国内地企业尤其是国有企业的减员增效压力较为突出。”缪荣说。

利润较多源于垄断性地位。2016中国500强企均利润排名靠前的行业多具有垄断性色彩,无论是排名首位的银行,还是石油、电力、天然气等能源行业。而2016美国500强企均利润居首位的是属于完全竞争性领域的计算机与办公设备行业, 远高于位居第二位的商业银行;世界500强利润贡献前10行业中包括了车辆与零部件制造、制药、计算机与办公设备、电子电气设备等4个现代先进制造行业,都属于完全竞争性领域。

“与世界500强相比,中国大企业的利润来源主要为资源垄断、规模经营和低成本,在竞争性行业还缺乏核心竞争力,”缪荣认为,“这反映中国500强企业的创新驱动力还有待进一步加强。”

此外,在我国企业盈利分配格局中,长期以来都存在实体企业盈利水平偏低,金融等虚拟部门盈利水平畸高的问题。这一现象与欧美发达国家之间存在显著差异,表明在一定程度上存在银行侵蚀实体经济利润的问题。

责任编辑:
相关新闻
回到首页 回到顶部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征稿启事 | 广告服务 | 百度地图 |

本网站由汇能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粤ICP备2022077823号-2

信箱:317493128@qq.co m 媒体合作QQ:317493128

电子商务协会 360安全认证 网络报警平台 不良举报中心 中国文明网 无线互联网
1999-2020 www.huineng.042.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