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受业内关注的2010年中国中钢股份有限公司公司债券(以下简称“10中钢债”)兑付或将迎来重要时点。一面是经过15次爽约后新的到期日再次来临,追加股票质押的空间几近枯竭;另一面是迎来监管层“债转股”试水的机会。
回售登记期爽约15次
8月16日,中国中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钢股份”)再次延长“10中钢债”的回售登记期,这也是其第15次爽约。中钢股份公告称,为切实维护投资人权益,保障投资人利益,公司拟以上市公司中钢国际的股票为债券追加质押担保。为落实“10中钢债”解决方案有关具体工作,经持有人同意,现将回售登记期调整为2015年9月30日至2016年8月30日。
公开资料显示,“10中钢债”是中钢股份2010年发行的一笔债券,总额20亿元,采用5+2Y期限,票面利率为5.3%,原定2015年10月20日为付息日,且面临投资者回售行权。但2015年10月10日,“10中钢债”的回售登记期被延长至同年10月16日。该笔债券的担保方中钢集团解释,鉴于中钢股份总部及部分子企业现金流枯竭,若投资者行使回售选择权,公司恐将无力兑付到期本息,势必出现违约风险。
2015年10月16日当天,“10中钢债”又出现了第二次延期。中钢股份发布公告称,公司拟以所持上市公司中钢国际的股票为“10中钢债”追加质押担保,考虑到新增抵质押担保可能会影响债券评级及投资人回售意愿,故将“10中钢债”的回售登记期调整为2015年9月30日至11月16日。不过在11月16日的回售登记期到来之时,中钢股份以“延期已经得到了10中钢债持有人会议的表决通过”为由将“10中钢债”再次延期至12月16日。
自此,“10中钢债”的回售登记期开启了“无限延期”模式。截至今年8月16日,其回售登记期已经第15次爽约。对此,有业内人士认为,“10中钢债”无法兑付原因是多方面的。主因在于中钢股份自身经营状况不佳,生产与贸易两方面均存在问题,而整个行业不景气也给中钢债增添了一份压力。
“不是中钢没有诚意还债。作为为钢铁工业、钢铁生产企业及相关战略性新兴产业提供综合配套、系统集成服务的大型央企,截至去年初集团及所属72家子公司债务逾1000多亿元,牵涉境内外80多家银行以及信托、金融租赁公司等,由于相关方特别复杂,一套让各方都满意的债务处置方案难产实属必然。”上述业内人士坦言。
所持上市公司股票半数被质押
公开信息显示,中钢集团是国资委主管的钢铁矿产行业大型央企,旗下拥有所属二级单位65家,在钢铁矿业鼎盛时期,中钢集团曾跻身世界500强,资产总值高达1600多亿元。中钢集团核心资产及业务主要集中于子公司中钢股份,其资产规模及营业收入均占中钢集团的90%以上。另外,中钢集团旗下有两家上市公司中钢国际和中钢天源。
2014年下半年袭来的大宗商品寒冬让中钢集团陷入艰难处境。矿价断崖式暴跌,钢铁产能过剩及管理经营不佳等背景下,中钢集团在2014年9月开始出现债务违约。截至去年年初,中钢集团及其所属72家子公司债务逾1000多亿元,其中金融机构债务近750亿元,涉及境内外80多家银行,还有一些信托、金融租赁公司。有统计显示,中钢资产负债率连续5年超过90%,面临着现金流断裂的危机。中银国际此前报告称,中钢股份资产负债率仍处于较高水平,部分长期负债向短期负债转移导致短期偿债压力较大,公司应收账款回收账期较往年有所延长,流动性出现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