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能网 >资讯>国内资讯>

BP逆势 再次牵手中石油开发页岩气

2016-09-05 11:23:10 来源:中国经营报

9月1日,外媒消息称英国石油公司(以下简称“BP”)与中石油已经签署了第二个页岩气勘探、开发和生产的产品分成合同(以下简称“PSC”),两家能源巨头再度联手。

记者随后向BP中国方面求证确认了该消息,BP中国发言人回应称,该合同其实签署于7月27日,不过拖延至9月1日才正式对外发布。他透露,此次签订的区块位于四川盆地荣昌北,区块总面积约为1000平方公里。

一年之内接连签署两份页岩气合同,特别是在壳牌、康菲石油等能源巨头纷纷退出中国页岩气项目的大背景下,让该项目的开发前景及两者合作意图及计划备受关注。但高企的开发成本、差异化的地质条件都将成为现实中的“拦路虎”。此外,对于3月份BP与中石油签署的第一份PSC的新进展及成果,BP方面并没有作出回应。记者随后联系了中石油方面,其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以已发布信息为准,也并没有直接回应。

合作升级

今年3月,BP就曾与中石油就邻近的内江-大足区块签署了第一个页岩气PSC。不过对于该项目合作的新进展及成效,BP方面并没有披露。在上述两份合同中,中石油都是PSC的作业者。

记者注意到,BP是中国油气行业介入较深的外商投资企业之一。BP目前在华的主要业务投资包括:油气勘探与开发、石化产品生产与销售、航空燃油供应、成品油零售、润滑油业务、油气供应与贸易、液化天然气接收站和输气干线以及化工技术许可等。

“此次签署的页岩气PSC是建立在今年3月签署的内江-大足区块PSC成功合作的基础之上。”BP首席执行官戴德立表示,“希望能将中石油的作业专长与BP的页岩气开采技术和经验结合起来,我们期望发挥两个区块的协同效应。接连签署的PSC清楚地表明我们致力于投资在华项目的持续承诺。”他说。

2015年10月,中国国家主席近平对英国进行国事访问期间,BP与中石油签署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此次宣布签署的PSC是该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下取得的又一成果。除了非常规油气资源外,该框架协议还涵盖了拟推进的中国油品销售合资合作项目、全球油品和液化天然气贸易、碳排放交易等方面的潜在合作机会,以及双方将在低碳能源和管理等方面进行经验分享。

中石油董事长王宜林表示:“中石油与BP的合作已涉及中国国内上游、销售、海外上游勘探开发以及国际贸易等不同领域。双方今年两次签署的页岩气资源勘探、开发和生产产品分成合同,是在去年签署的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基础上,进一步深化合作的具体体现,相信通过双方优势互补合作,将共同实现中国国内非常规资源的有效开发。”

作为世界上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在全球的能源转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目标之一即是提升天然气在整体一次能源消费中的占比。页岩气是中国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从长远来看,页岩气的勘探、开发和生产将明显有助于改善中国的整体能源结构。《BP世界能源展望》(2016版)分析指出,到2035年,页岩气将占全球天然气总产量的四分之一。中国在2035年也将成为对页岩气产量增加贡献大的国家。

记者也注意到,9月1日国家统计局刚发布的一份能源消费统计显示,今年1~7月份,非常规天然气占全部天然气比重明显提高,其中,7月份页岩气产量50.1亿立方米,增长7.3倍。页岩气产量大幅增加被视为拉动中国非常规天然气产量快速增长的主要原因。

战略布局胜过实际收益?

虽然,目前BP、中石油双方对合作前景看好,但此前能源巨头壳牌、康菲石油等先后退出了四川页岩气区块的合作,退出的原因是认为四川页岩气项目暂时看不到大规模开发的前景。

今年6月28日壳牌集团天然气一体化及新能源业务总裁魏思乐对外确认,在持续了3年的勘探、钻井和评价工作之后,壳牌已经停止了在中国四川页岩气项目上的投资。

据了解,壳牌已经在富顺-永川、金秋区块和梓潼区块完成了合同规定的钻井工作量。在上述三个项目中的投资规模超过了20亿美元。魏思乐坦言:“我们已经在四川的项目上做出了很多努力,也确实在四川项目上找到了页岩气,但壳牌的评价结果认为,这三个项目的地质条件无法进行大规模开发。”

而此次四川盆地内江-大足区块原本是此前康菲石油退出的联合研究区块。两家能源巨头在研究和投资了数年之后铩羽而归,让BP四川页岩气开发的前景蒙上了一层阴影。

由于页岩气开发充满不确定性,国家能源局此前已将2020年页岩气产量目标从600亿~800亿立方米下调至300亿立方米。

而在油价持续低迷大背景下,BP的日子也并不好过,4月26日BP发布2016年一季报,受低油价冲击,这家英国老牌能源巨头当季亏损5.83亿美元,其中重置成本损失4.85亿美元。这已经是BP连续第2个财季报亏。去年底,BP刚从墨西哥湾漏油的巨额赔偿中脱身。

为了应对低油价挑战,BP也在迅速调整公司战略,除了加速上游收缩和低效资产处置之外,还在加大下游业务的差异化策略,以及逐步扩大在中国油气市场份额,同时加大天然气业务占比。6月11日,BP宣布计划剥离旗下位于挪威的油气田资产,以改善其资本负债表,成为新的一项重大资产剥离“节流”举措。

BP中国区总裁杨恒明并不讳言开发页岩气项目的风险。“当然任何新的东西都有风险,任何一个投资项目都是风险和机遇并存的。”杨恒明也表示,对于中国的页岩气未来,不是看几年,而是要看长远。一个大的油气项目要着眼15~20年以上,要有战略眼光。

一位长期关注研究页岩气领域的行业人士告诉记者,虽然美国的页岩气革命取得了巨大成功,但中国和美国的页岩气开采地层结构等存在诸多差异,技术积累也相差甚远,中国页岩气开采成本居高不下令油气巨头望而止步。

“BP此次合作更多是一种战略行为,借此与中石油等中国伙伴建立更深入的合作关系并提前布局中国市场,近期页岩气合作不会有太多实质性进展。”上述页岩气专业人士对记者表示。

责任编辑:
回到首页 回到顶部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征稿启事 | 广告服务 | 百度地图 |

本网站由汇能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粤ICP备2022077823号-2

信箱:317493128@qq.co m 媒体合作QQ:317493128

电子商务协会 360安全认证 网络报警平台 不良举报中心 中国文明网 无线互联网
1999-2020 www.huineng.042.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