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低工资标准调整周期延长
从上调最低工资标准的9个省市看,辽宁、江苏、重庆在今年1月1日起上调了最低工资标准,上海、海南、山东也于上半年调整,河北、天津、北京则在下半年上调了最低工资标准。
按照人社部《最低工资规定》,最低工资标准每两年至少要调整一次。以2014年为时间节点来看,北京、天津、上海、山东已连续三年上调最低工资标准;海南2015年1月上调最低工资标准后,又于今年5月上调了月最低工资标准。
河北、江苏、重庆上一次调整最低工资标准还是在2014年;辽宁则更早,为2013年7月1日,距今年的调整时间已过去30个月。另外,吉林、黑龙江最新调整时间分别为2015年12月1日和10月1日,距两地各自的上轮调整时间也超过了两年。
此外,有的省份还明确提出冻结最低工资标准的增长。
最低工资标准落地需坚定立法
据中国劳动学会副会长苏海南称,当前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人工成本上涨较快,企业压力加大,再加上最近几年各地最低工资提升幅度比较大,频率也比较快,物价水平也保持低位运行,因此,现阶段需要合理调整最低工资标准。既不能给企业过大的压力,也要保证劳动者的基本生活水平,要在这两者之间取得一个平衡点。
调查显示,42%的企业未执行最低工资标准,且很少有用人单位因不执行最低工资标准而被处罚。
因此,现阶段需要合理调整最低工资标准,而若想最低工资标准在各地真正落地,尚须工资立法兜底。首先,应尽早出台《工资条例》,把“调低限高”作为核心内容,既要建立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又要限制垄断企业高工资,不断消除行业差别和分配不公。